原标题:笋开新篇 “竹”力振兴——2025年思茅区第二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热闹启幕
5月31日,以“笋开新篇‘竹’力振兴”为主题的2025年思茅区第二届甜龙竹笋丰收旅游季在思茅街道莲花村正式启动。活动立足当地丰富的甜龙竹资源,以笋为媒,以旅彰文,通过一系列沉浸式竹文化体验活动,让游客在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韵和乡村之趣的同时,深入了解思茅区的农耕文化和民俗风情,从而生动展现思茅区如何以“一根竹笋”撬动乡村振兴大产业的新篇章。
活动在《欢迎你到山寨来》《快乐拉祜》《欢迎你到普洱来》的欢快旋律中拉开帷幕。活动上,先后为“甜龙竹笋种植党员示范户”“甜龙竹笋种植致富带头人”“甜龙竹笋种植科技示范户”和“甜龙竹笋种植巾帼致富能手”颁发了荣誉牌匾及奖品。活动期间,多家参与活动的餐饮企业与普洱市思茅区普莲甜笼竹种植专业合作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新动能。
为“甜龙竹笋种植党员示范户”“甜龙竹笋种植致富带头人”“甜龙竹笋种植科技示范户”和“甜龙竹笋种植巾帼致富能手”颁发荣誉牌匾。
精彩纷呈,乐享竹趣
笋王争霸赛现场,30名甜龙竹种植户携带精心培育的甜龙竹笋集结亮相,展开一场品质与技艺的巅峰对决。一颗颗硕大的甜龙竹笋带壳挺立,笋尖昂扬。评委们围绕笋的个头、重量、色泽进行严格测量与评判,最终评选出思茅区2025年“甜龙竹笋笋王”。
竹林深处,体验挖笋的选手们或全家齐上阵,或独自显身手,比拼眼力、较量手速,在采撷甜龙竹笋的惊喜中收获满满欢乐。林野间,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小小的甜龙竹,传递着大大的喜悦。每一颗鲜嫩竹笋,都凝结着种植户辛勤的汗水和丰收的期冀。
“竹GO”鲜活美食展销会活动现场氛围热烈,特色甜笋饺、甜龙竹笋、新鲜果蔬、土鸡蛋等绿色农副产品集中亮相,搭配当下热门的传统与网红美食,让当地群众和游客尽享各地美味与地道农家风味。而最引人瞩目的当属甜龙竹笋长街宴。游客们可以品尝到用最新鲜采摘的甜龙竹笋精心烹制的甜笋煮鸡、素炒甜笋、甜笋包子等各式佳肴。
市民施女士在品尝后赞不绝口:“这笋真是太鲜嫩了!从来没吃过这么清甜爽口的竹笋,难怪是这里的特色!”
竹艺传承,文化体验
甜龙竹笋的魅力,远不止于舌尖的“甜”。在竹编展览区,精巧实用的传统竹编农具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选购。这些由甜龙竹篾条编织而成的器具,散发着温润的光泽与独特的韧性之美,将竹材的自然特性化作实用的农具承载丰收的喜悦。
活动现场举办了“欢乐蹴鞠”全民挑战赛、“竹筒超人”欢乐踩高跷等手舞“竹”蹈特色游园活动,并组织开展了拔河、剥笋等农趣十足的趣味运动会,让平日的“庄稼汉”变身赛场运动员。这些形式多样的互动项目不仅弘扬了竹文化、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有效科普了竹子的生态价值。
专程从昆明赶来的游客邓永军说:“前段时间听朋友推荐,说端午节这里有甜龙竹的活动,就带着家人一起来感受一下。一早来到现场后,各式各样的甜笋产品和手工艺品让我们目不暇接,甜龙竹笋长街宴的滋味更是鲜美独特,活动气氛特别热闹,我们玩得尽兴、吃得也满足,第一次实地感受到思茅区的甜龙竹笋文化!这边盛产的甜龙竹笋确实好吃,我打算买些甜龙竹笋回去,让同事也尝尝鲜!”
游客们不仅带走了清甜爽口的竹笋,也带走了承载着莲花村竹韵与匠心的竹编作品,让独特的“竹之甜”得以延续和传播。莲花村的“甜”,既是味觉的盛宴,也是视觉与触觉的享受,更是对竹文化生生不息、助力乡村甜蜜生活的生动诠释。
联农带农,“竹”梦振兴
近年来,思茅区依托资源优势,以“做大一产,主攻二产,联动三产”为思路,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科技金融保障”原则,依托“两带三片区”布局原料基地,大力发展竹产业。全区甜龙竹种植面积达4.27万亩,2024年新植1.01万亩;竹笋年产量1.76万吨,农业产值1.96亿元,产业覆盖38个村超2500户农户,成为助农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历经33年发展,思茅街道莲花村的甜龙竹产业已成为思茅区助农增收的生动缩影,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今,千亩竹海正为莲花村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目前,莲花村种植甜龙竹有360余户,占全村农户的80%,种植面积突破6000亩。甜龙竹笋也以‘莲花甜’的美名热销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小小甜龙竹笋已然成为全村‘一村一品’特色发展产业,成为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甜蜜事业’。”思茅街道党工委书记游学明表示,接下来,将聚焦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甜笋种植户不断提振信心;聚焦莲花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推进莲花村甜龙竹产业提质、增效;聚焦产业融合,强化特色内核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引资拓链,全面提高莲花村甜龙竹笋知名度。(徐椿黠 牛泉霖 李婷 王晓东 张玮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