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头图 >> 正文
多样普洱 由我们守护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3日 08:36:57  来源: 孟连发布

  原标题:多样普洱 由我们守护

  “亲爱的网友们,早上好!我是‘茶姐’李虹霏。”5月22日上午10时,直播间传出熟悉的问候声,全网60余万网友共同参与普洱一市三县公安机关共庆“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大型直播活动。

图片

  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一节日由联合国大会于1994年12月设立,旨在呼吁全球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和美永续”,强调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协同推进。

  普洱市作为云南省面积最大的州市,拥有高达68.23%的森林覆盖率,是北回归线上的生态绿洲。这里不仅是全国近三分之一物种的栖息地,更被联合国环境署誉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这些荣誉的背后,凝聚着社会各界的长期守护,无论是科研人员、环保志愿者,还是维护林区安全的人民警察,每个人都是生态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图片

  在孟连县娜允镇帕当村帕当一组,每年这个季节都会迎来一群特殊的“基建狂魔”——黄胸织雀(黄胸织布鸟)。这种国家三有保护动物以其精美的巢穴闻名。当地摄影爱好者陈永刚回忆道:“2019年,我在县城附近的村子偶然发现这些鸟筑巢,场景非常美丽,便拍下来分享到朋友圈。”

图片

  此后,黄胸织雀逐渐为人所知。孟连县公安局环食药侦大队关注到这一现象后,通过多次比对确认了鸟类的身份,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民警李佳蓬介绍:“我们设立了警示牌,提醒群众不要打扰鸟类的生活,同时深入村寨宣传保护生态的意义。”起初,部分村民对保护工作不理解,担心鸟类会影响果树或农作物,但通过民警辅警的耐心解释,大家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从被动保护转变为主动参与。如今,有了群众的加入,孟连县公安局已成功救助了北臀尾猴、蜂猴、中华穿山甲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图片
图片

  在澜沧县发展河村连排坡小组,生活着一头名叫“乖乖”的白肢野牛。2009年,它误入村民的黄牛群,16年来与村民和谐共处。白肢野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发展河派出所为保护“乖乖”及其栖息地,量身定制了“四禁保护法”:禁止捕杀、强制驱赶、人为干预和环境破坏。派出所所长赵志学表示:“保护野生动物需要法律红线,更需要人性温度。我们不仅是‘警察’,更是‘生态管家’。”通过严打犯罪、普法教育、纠纷调解和巡山护林,辖区已连续5年未发生重大生态破坏事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超过20%。

图片

  景东县被誉为“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这里生活着全球极度濒危物种——西黑冠长臂猿。

图片

  2000年起,景东县公安局便安排专门警力守护这一珍稀物种。民警每年进山巡护20余次,每人年均徒步2000余公里,穿坏10多双鞋是常态。民警钟汝阳回忆道:“有一次巡山时,我们为节省时间抄近路,却遭遇险峻地形,进退两难,最终硬着头皮才完成任务。”24年的坚守换来了显著成果,辖区未发生一起伤害西黑冠长臂猿的案件,群众保护意识也大幅提升。

图片

  在“茶城森警”直播间,“茶姐”李虹霏带领观众认识了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小熊猫、大紫胸鹦鹉、葵花凤头鹦鹉、金刚鹦鹉、熊狸、蜂猴,孟连的“基建狂魔”黄胸织布鸟,澜沧的白肢野牛“乖乖”和景东的“树冠精灵”西黑冠长臂猿,不仅展现了普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见证了普洱公安民警辅警的辛勤付出,更述说着“守护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自2018年“茶城森警”新媒体账号创建以来,平台始终致力于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知识,成为推动生态保护的重要普法阵地。正如其宗旨所言:“唯有看见才会关心,唯有关心才能改变。”通过丰富有趣的普法内容,越来越多的人正加入到保护自然的行列中。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