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头图 >> 正文
景谷勐班:土地轮作蹚新路 鲜食玉米促转型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9日 08:45:55  来源: 景谷发布

  原标题:【在希望的田野上】景谷勐班:土地轮作蹚新路 鲜食玉米促转型

  五月的景谷县勐班坝子,连片玉米地翻涌着青纱帐般的绿浪。在勐班村小新寨,工人们正穿梭田间,麻利地掰下颗颗饱满的鲜食玉米。

图片
图片

  “鲜食玉米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为确保从田间到餐桌的新鲜度,我请了20多个工人分片采摘,主要是销往重庆、四川等地。”种植户李贵超抹了把汗,身后刚装满的100个编织袋已整齐码放在田埂旁。

图片

  作为景谷传统“粮仓”,勐班乡守着17500亩优质坝区,202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如何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破局增收?乡党委、政府瞄准“时间差”做文章,在烤烟、水稻等主产业收获后,引导农户利用农闲田发展鲜食玉米轮作。目前全乡已形成勐班村、安乐村等3个集中种植区,轮作面积突破300亩。

图片
图片

  正在指挥装车的李贵超给笔者算了笔账:“我今年种了100亩的鲜食玉米,产量每亩860公斤左右,按照保底价2元/公斤算可获得20万元左右的收入,采摘后玉米秆卖给养牛大户还能赚2万元左右,可以说全都没浪费,加上保险公司承保自然灾害,心里踏实多了。”冷链车旁,工人们正将带着晨光的鲜食玉米装入铺满冰块的货车,这批8吨鲜货将在30多小时后抵达重庆。

图片
图片

  一旁分拣玉米的村民周大姐介绍:“最近正值玉米收获期,我们女性负责采摘,男性负责搬运,来这边帮工每天还有100元左右的收入。”勐班乡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构建起从种植到销售的完整链条。目前全乡194亩示范田由2个经营主体带动,吸纳周边100余名农户参与务工。

图片
图片
图片

  俯瞰勐班坝区,青绿稻浪与金翠玉米田交织出“粮安天下”的丰饶图景。这种通过轮作模式实现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景谷始终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勐班乡将在水稻稳产保供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好“烟后种植、稻后农耕”,既守住耕地红线,又蹚出“一田多收”的新路子,为传统农业乡镇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李咏睿 刘云瑞 郭蓉)

责任编辑:官媛敏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