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新民村芒乃村民小组稻田边一片欢声笑语,农户们手拎水桶等工具围绕在鱼苗运输车旁,争先恐后地等待领取鱼苗投放到自家稻田,眼里溢满憧憬和希望。
同样的场景,也在碧安乡兴裕村一、二、三村民小组附近的稻田边上演,一条条小鱼在水稻下欢快地游动,构成了一幅“稻鱼共生、鱼粮共赢”的生态种养新图景。“通过稻渔综合种养以稻促渔、以渔保稻,让稻因鱼而优、鱼因稻而贵,实现稻渔双增收。”碧安乡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介绍说。
随着共4吨鱼苗在两地分发投放完成,标志着景谷县2024年中央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稻+鱼”综合种养模式正式落地,迈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步伐。目前景谷县水稻种植面积约7万亩,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空间很广,具有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潜力。
据了解,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稻田养殖的基础上,对稻田浅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改善,通过立体的农业生产方式整合水稻种植与水产养殖,提高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率,实现“一田两用”“一水双收”,促进稻田综合效益及产品质量提升的一种“稻渔”共生模式。
据悉,2025年,景谷县结合2024年中央成品油价格调整对渔业补助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稻渔综合共生模式,计划开展试验示范 400亩,目标鱼产量12吨,按每公斤30元计,目标产值36万元;稻田养殖红螯虾示范面积200亩,目标虾产量10吨,按每公斤80元计,目标产值80万元。计划实现试验面积总产量22吨,辐射带动稻渔综合种养3600亩,产量144吨,按每公斤30元计,目标产值432万元。截至目前,200亩稻鱼综合种养示范面积的鱼苗已分发投放完成,品种为罗非鱼和鲤鱼。
云南网通讯员 谢开美 杨颖 李冬梅 记者 沈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