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洱:强化“就业帮扶车间”服务管理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近年来,普洱市不断加强和规范就业帮扶车间认定管理工作,通过强化跟踪服务和业务指导,积极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奖补政策,全力促进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等就业困难群体就地就近就业,着力稳就业促乡村振兴。
强化动态管理,促进吸纳就业。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用工需求,结合本地特色产业,在“厂房式、车间式”就业帮扶车间的基础上,探索建设“居家式、种养式、文旅式”等就业帮扶车间,将产业转移与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不仅满足了无法外出务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的需求,也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工难”问题,加快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采取全过程、精准化动态监管,对吸纳就业人数不足、经营不善停业闲置等不符合条件的就业帮扶车间及时撤销认定;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及时给予认定,确保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逐年提升。今年以来,全市共认定就业帮扶车间197个,吸纳就业1634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401人。
紧密跟踪服务,及时兑现奖补。强化政策宣传,全方位采取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的方式大力宣传就业帮扶车间吸纳就业奖补政策。定期派出工作人员走访企业、合作社,动员符合条件的家庭工厂、企业等经营主体,积极申请认定就业帮扶车间。鼓励和引导企业将适合分散加工的初级产品生产车间建在乡(镇),吸纳附近村、组的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指定专人对接服务就业帮扶车间,持续做好就业帮扶车间的政策宣传、业务指导、补贴申报等管理服务工作,及时兑付就业帮扶车间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奖补资金。今年以来,共发放奖补资金591.5万元。
发挥集聚效应,培育劳务品牌。结合“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乡村车间、家庭工厂等创业载体建设。支持返乡农民工共建合作社、家庭工厂等新型经营主体,认定了一批“特色工坊”,重点扶持一批创业者,打造“工匠—工坊—工厂”的发展路线图和相互衔接、融合发展的劳务、技能、创业品牌,培育了“普洱咖啡师”“佤山歌舞者”“景迈茶人”“西盟工匠”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创业品牌集群。“普洱咖啡师”品牌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创业27.43万余人,咖农人均年收入达7500元以上;“景迈茶人”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创业9.5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