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比王维诗中“茱萸”更稀有!普洱市林草部门培育这种植物1600株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21日 14:32:00  来源: 云南网-掌上普洱

原标题:比王维诗中“茱萸”更稀有!普洱市林草部门培育这种植物1600株

提到“茱萸”,

我们或许想到的是诗人王维的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不过,

今天要介绍的“八蕊单室茱萸”,

却比王维笔下的“茱萸”

高大繁盛得多,

且由于“八蕊单室茱萸”

非常珍贵稀少,

想要“遍插茱萸”

恐怕也是难以实现了。

△八蕊单室茱萸

当这棵树的全貌展现在我们眼前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鬼斧神工,更是数百年岁月在历史长河中的深厚积淀,壮观而震撼。

接下来,

介绍今天的主角

八蕊单室茱萸的

拯救保护工作

八蕊单室茱萸

八蕊单室茱萸Mastixia euonymoides,属蓝果树科Nyssaceae单室茱萸属Mastixia,常绿乔木,树高可达40米,枝下高达20米,胸径可达2.6米,是典型的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的优势种、标志种。此前,该树种在国内仅在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有分布记录。

由于八蕊单室茱萸自然分布范围狭窄,且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幼苗更新困难等原因,野外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目前已被列入《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名录(2021版)》受到保护。

野生资源现状

据记载,八蕊单室茱萸仅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大平掌、思茅区太阳河自然保护区和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南糯山近顶部、勐宋华竹梁子南山坡脚下等少数海拔1300—1600米的地方有少量单株。普洱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依托“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项目,根据文献记载,通过走访当地林草部门、保护区及当地老百姓,于2022年3月开始对八蕊单室茱萸野生资源进行调查。

项目组在勐海县格朗和乡南糯山风景名胜区调查了当地生长的6株八蕊单室茱萸,其中5株生长旺盛、林下幼苗更新良好,1株处于亚健康状态,最大植株树高约37米、胸径261厘米。

△在勐海县勐宋乡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查了2株八蕊单室茱萸,其中1株生长良好,另1株亚健康。

△在澜沧县惠民镇景迈山古茶林调查了17株八蕊单室茱萸,其中健康植株11株、亚健康5株、不健康1株,树高最高达38米,最大胸径213厘米,林下未见自然更新幼株。

△此外,据人民网2022年10月报道,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研人员在云南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沧源片区开展科学考察时,首次在该区域发现八蕊单室茱萸野生种群,为该种新增了一个野外居群点。

拯救保护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林业局于2014年即开始了对八蕊单室茱萸的拯救保护工作,在勐海县西定乡开展了八蕊单室茱萸回归试验,目前回归种群植株生长良好,全光照环境下生长8年的八蕊单室茱萸平均株高3.8米、胸径7.1厘米。▼

在此基础上,普洱市林草科研所开展了八蕊单室茱萸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及保护种群建立工作。通过种子采集、播种育苗及扦插育苗,在温室大棚培育八蕊单室茱萸苗木1000株。▼

在澜沧县酒井乡建立迁地保护种群1个,种植八蕊单室茱萸300株。▼

在思茅区太阳河自然保护区建立近地保护种群1个,种植八蕊单室茱萸300株。▼

下一步,普洱市林草局将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及技术交流,解决目前八蕊单室茱萸拯救保护工作中的技术难点,进一步提高拯救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及保护成效。同时,对八蕊单室茱萸拯救保护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以期引起全社会对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八蕊单室茱萸的共同关注、共同保护。

科普来了

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现状

云南省于2005年率先提出“极小种群”保护倡议。2010年,由省林草局与省科技厅联合编制、省政府批准实施了《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62种植物为保护对象;2011年底,国家林草局印发《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2011~2015)》,确定了12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云南省纳入保护行动计划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共计85种;2018年,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保护被纳入《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中。

多年来,云南省全方位保护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实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项目120多个,系统调查极小种群植物80余种,较全面地掌握了调查植物受威胁状况,并建立了30个保护小区(点)、13个近地和迁地基地(园)、5个物种回归实验基地,突破了36个物种的人工繁育技术,共迁地保护61种10万余株,回归定植了极小种群野生植物16种3万余株,云南蓝果树(Manglietiastrum sinicum)、巧家五针松(Pinus squamata)、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icum)、滇桐(Craigia yunnanensis)、云南金钱槭(Dipteronia dyeriana)等67种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供稿:普洱市林业和草原局 刘庆云 贾平 刘庆云 李宁华 蔡磊 贾平 普洱市融媒体中心 于飞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