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普洱:入选革命文物介绍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15日 11:02:00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原标题:入选革命文物介绍

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项

民族团结誓词碑

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宁洱县宁洱镇凤凰路12号民族团结纪念园内。碑高1.42米,宽0.66米,厚0.12米,楷书汉文誓词75字,有傣文、拉祜文、汉文人名共48人。1950年底,中共宁洱地委在专区所在地宁洱召开“普洱专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1951年元旦,在县城红场举行剽牛仪式,全区15个县(含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临沧市临翔区)的26种民族(含支系)的代表与地方党政军负责人剽牛喝咒水后立碑。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边疆地区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物证,碑文誓词:“我们二十六种民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举行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奋斗!此誓”,落款为:普洱区第一届兄弟民族代表会议,公元一九五一年元旦。誓词下面有48人的签名。

民族团结誓词碑具有历史性、人民性、革命性特点,被誉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新中国民族工作第一碑”。1986年3月24日被宁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16日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项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纪念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袖纪念碑位于宁洱县磨黑镇城镇社区竜山公园内,建于1976年,由当时磨黑盐矿及各界人士出钱出工共同建造而成。纪念碑高8.2米,水磨石质地,矗立于五级台阶的基座上。碑身四面由当时磨黑工会主席陈锡兵题写,用黑体双钩刻字。北面:“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下为天安门图案;南面:“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主席永垂不朽”,下为井冈山图案;东面:“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永垂不朽”,下为延安图案;西面:“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下为韶山图案。当年毛泽东逝世后,磨黑人民为了缅怀伟人,在竜山上建盖陵园,种植了松柏、水冬瓜等植物,树立了纪念碑,以表达对伟人的哀思。纪念碑主体保存较好,陵园环境幽静,总体面积1636.8平方米。2013年12月2日被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杨正元故居

杨正元故居位于宁洱县德化镇那迁村,始建于1922年,后分别于2007年、2012年、2013年斥资维修、扩建。该建筑坐西朝东,土木结构,有正房两层9间,东厢房两层9间,地楼两层9间,室外有杨正元雕塑1座,占地786平方米,建筑面积607平方米。那迁村是思普大地上革命的发源地,杨正元是思普大地上的第一颗革命火种,杨正元故居成了宣传革命理念、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场所,对研究、介绍、宣传思普地区革命历史有较高历史价值。

2003年9月15日被宁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16日被普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项

曾·蒋二烈士殉难处

该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宁洱县磨黑镇新政街。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员曾庆铨、蒋仲明两位同志,由组织安排在思普地区开展革命工作,以教书为掩护,宣传革命思想,开展武装斗争,为当地革命事业做出了贡献,1948年10月12日被国民党杀害于磨黑镇西北小河边。为纪念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宁洱县人民政府于1985年建立纪念碑,纪念碑高2.2米,宽1.4米,厚0.54米,坐南朝北。该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普洱革命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1999年3月9日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纪念塔

宁洱县是解放战争时期思普地区的重要革命据点。1951年3月,为了纪念在解放战争中牺牲在思普区的革命烈士而在宁洱县城西烈士陵园内建立革命烈士塔。该文物保护单位于1978年重修。2009年搬迁到宁洱镇凤阳社区民政小组观音山岔路口。革命烈士纪念塔为长方体,座高1米,塔身高5.25米,三棱刀形塔尖高3米,总高9.25米。塔身上嵌有纪念碑,碑高0.74米,宽1.08米,碑文直行楷书31行578字,背面刻有烈士英名录1100余人;塔身四周刻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三十九师,云南人民自卫军第二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第九支队和民工团的烈士名录1100余人,塔身第一层东西嵌有纪念碑文,直行阴刻楷书,记述了烈士的英雄业绩,是思普地区解放战争的重要革命历史文物。革命烈士纪念塔是进行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每年清明节期间,各级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以及各单位、学校都会组织党员、共青团员、青少年到革命烈士纪念塔瞻仰,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1988年12月10日被宁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思普特支普治活动室

思普特支普治活动室位于宁洱县普义乡普治村上寨村民小组,距离县城71公里。该建筑坐东北朝西南,由正房、面房、左厢房、厨房组成,占地面积568平方米,建筑面积472平方米,建于中华民国期间。正房、面房、左厢房为一楼一底土木穿斗式悬山顶民居建筑。普义乡是中共思普地区地下党革命武装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普治村是普义乡早期地下革命活动的核心区域。1948年7月,思普特支成立了中共普治分支部,有党员10 余名,有地下党武装70余人。1948年10月,在思普特支领导下,中共普治分支部合法夺取了普义乡政权和8个自卫中队的武装。普治活动室是革命者进行革命宣传,开展武装斗争,培养政治、军事人才的主要阵地,是见证思普革命运动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对研究思普地区革命历史有较高历史价值。2020年12月21日被宁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钱霓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