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镇沅振太兴隆“一泥一捏”传承陶艺文化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5日 14:17:57  来源: 云南网-镇沅发布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 | 镇沅振太兴隆“一泥一捏”传承陶艺文化

  文化之乡魅力振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很多独特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生存、传承、发展、变迁,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走进美丽乡村镇沅振太镇兴隆村沈家组,沈朝兴古陶制作坊,映入眼帘的是满屋各式各样的陶艺作品。

  手艺人沈朝兴正在制作茶罐,从量土、拉形,再到转盘定型、割离,沈朝兴用娴熟的手法,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捏出自己想要的样子。“用我们兴隆村的胶泥土制作陶艺产品,有个特点,泥土不伤手,做出来的坛罐密封性比较好。这是我做的茶罐,这是香炉台……”沈朝兴边制作边介绍着。

  据了解,明末清初,沈家老祖从江西游落到临沧云县,带着祖传的手艺在云县以制陶为生,几代人后,儿孙们分支为生,其中一支从云县过澜沧江到达镇沅振太兴隆,他们发现兴隆河边的胶泥土是制陶的好材料,于是定居兴隆村,挖泥砌窑制陶。所制出来的陶器除了美观大方外,更主要的是用作腌制腌菜酱不会发霉,并且味道很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几百年来,振太镇兴隆沈家子孙继承祖业,传承着古老的制陶文化,所烧制的坛子、瓦缸、酒壶、油罐、土锅、茶罐、白酒坛、草烟锅特漂亮实用,走进入千家万户,远近闻名。沈朝兴也深受熏陶,自小就跟随爷爷辈用泥土捏个瓶瓶罐罐,捏的样品像模像样。16岁时,沈朝兴便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开始以制陶为生,今年55岁的他,已经是第五代兴隆古陶制作传承人。在他的带动下,沈家组现已有4家制陶手艺人加入兴隆陶艺传承,大家一起钻研兴隆陶艺技法,偶尔,还有一些体验者前来拜师学艺。

  “外地茶商每年都要到我这里订制上万个装茶的茶缸,因为用兴隆沈家烧制的茶缸装茶,茶叶不会变质。”沈朝兴乐呵呵地告诉我们。

  一件成品从练泥到最后的上釉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沈朝兴向我们介绍道:“这个转盘是我自己安装的,一个电动机,一个脚踩刹,一个转盘都是‘老古董’了,我就在这个上面完成古陶制作。”作坊里还摆放着许多待进窑烧制的茶罐,这些都是要销往外地的订单式制作,由于茶罐要与茶文化相匹配,色彩搭配要相近一点,沈朝兴就在古陶制作上琢磨着加上一些特色元素,他在烧制过程中通过控制烧制时间,使陶器呈现出不同颜色,再通过雕刻品牌标识,上釉等环节即传承古陶技艺,又符合现代的大众审美,找到了传统技艺与现代产品的结合点。如今,古陶制作已成为当地主要特色产业,远销外地。

  “这是我第一次体验做,感觉非常好,一开始我不知道要做什么,脚手也不协调,但在沈师傅的指导,控制了速度,再配合手的动作,现在就捏了这个小罐罐。感觉做这个手工一定要心灵手巧,你想捏什么,全凭手去完成。大家也可以亲自来体验一番,真的感觉会不一样。”体验者梁晓萍笑着说道。

  在一泥一捏的坚守中,30多年来,沈朝兴不仅让传统的制陶手艺走了出去,也将新观念带了回来,让振太兴隆陶艺文化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刘晓琼 刀永麒麟 夏蓓蕾)

责任编辑:张潇予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