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宣讲
用民族语,讲透创新理论;用身边事,说清深刻道理。为了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西盟佤山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连日来,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宣讲团的优势,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民族语言开展“微”宣讲,讲足、讲透、讲清、讲明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进民族村寨、进田间地头、进千家万户。
初冬的西盟佤山阳光明媚,刚刚忙完秋收的农民又在田间地头里忙碌着开发冬农蔬菜产业,翻土地、起地垄、播种子,又是丰收的新盼头。尽管农事繁忙,群众利用休息的时间,积极到村里参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微”宣讲,凝聚发展力量。
“10月26日到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了,关于我们农村未来的发展有了很多新的战略和好的政策,今天我来给大家具体说一说……”在勐梭镇王莫村四组村民娜春家的院子里,20多名农忙归来的村民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的聆听这场“微”宣讲。
“双语”宣讲
勐梭镇“幸福勐梭”宣讲团成员杨娜,正在用佤语向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从祖国的制度优势,结合自身作为一个党员干部的成长经历,讲到在党领导下,脱贫攻坚给村寨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再讲到下一步乡村振兴国家的好政策,乡村的发展方向……接地气、贴近群众的宣讲方式,让群众深受鼓舞,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我家种甘蔗,这几年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家门口就可以赚到钱。我们相信,中国的农村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跟着党走,勤劳奋斗,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信心。”勐梭镇王莫村四组的村民娜春说。
在勐梭镇勐梭村的农家小院里,另外一位宣讲团成员岩相再不仅用傣语给傣族群众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还与群众进行了互动讨论,大家纷纷表示,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奋斗出来的,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了接续奋斗的决心和力量。
双语式“微”宣讲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广受欢迎,宣讲团成员杨娜说,“宣讲的语言是大家都听得懂的民族语言,通俗易懂。我们宣讲的内容和农村、农民息息相关,虽然宣讲的规模不大,但是效果特别好。”
目前,西盟县的7个乡(镇)少数民族宣讲团成员深入村寨,为群众开展庭院式宣讲等“微”宣讲活动,用接地气的语言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也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群众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云南网通讯员 艾嘎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