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云南西盟:特色宣讲,让理论直达群众心田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24日 14:43:06  来源: 云南网
西盟特色宣讲,让理论直达群众心田。供图

  一直以来,如何通过宣讲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理论基础都是西盟县急需破解的难点重点。

  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自2020年初组建“幸福勐梭”“翁嘎科之声”等7支乡镇特色宣讲团以来,围绕党和政府为老百姓所做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运用“融媒平台+应急广播媒介+宣讲团”模式,把群众关心的问题和疫情防控期间鲜活感人的事例,用“双语式”“文艺式”和“故事式”方式开展宣讲,使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都能成为学习理论的课堂,真正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激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最终达成宣讲的使命意义。

西盟特色宣讲,让理论直达群众心田。供图

  “双语式”宣讲破解理解障碍

  西盟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人口比例的90%,语言互不相通一直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宣讲工作的一大难题,特色宣讲团秉承“说着少数民族语言,讲述身边巨变,传递党的声音”宗旨,选拔一批理论功底好的少数民族干部,深入民族村落双语化宣讲,通俗化解读,把理论方针政策送到少数民族群众心坎里。

  “听不懂汉语,外面好多大事不知道。今天听了宣讲团讲的两会精神,知道好多国家大事,原来我们国家那么厉害。”75岁翁嘎科镇英腊村佤族老人娜嘎,听了“翁嘎科之声”特色宣讲团队员宣讲两会精神后,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不仅如此,西盟县还积极发挥应急广播作用。“在田间地头就能听到双语广播宣讲,播种采茶也能听得明明白白,既不耽误农活,又能学习知识。”力所乡南亢村娜袜书记说。

西盟特色宣讲,让理论直达群众心田。供图

  “文艺式”宣讲拉近群众距离

  为了让理论走进寻常百姓家,西盟县不断创新基层理论宣讲方式,选用不同行业宣讲员,立足群众视角,用文艺表演等老百姓喜爱的方式,把大政事、大理论、大政策变成浅显易懂的节目,讲述党和群众血肉联系的生动故事。

  特色宣讲团编排舞蹈《初心》、歌曲《大爱无疆西盟力量》、诗歌朗诵《阿佤新歌献给党》等节目,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民族团结等热点内容融入歌词、舞蹈、小品创作中,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听、更好记、更好用,不断将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生动展现,并潜移默化植入老百姓心中。

西盟特色宣讲,让理论直达群众心田。供图

  “故事式”宣讲贴近群众生产生活

  宣讲团充分调动先进模范积极性,致富带头人岩上讲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故事,老党员岩聪讲述自己50余年如一日护边巡边坚守初心的故事,大学毕业生娜布拉讲述自己奋发拼搏,创业筑梦的故事……把群众关心的问题与国家政策融合在一起宣讲,以贴近民生、反映群众声音为视角,赢得听众阵阵掌声。

  特色宣讲打破了“我说你听”的单向宣讲局面,基层群众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将基层理论宣讲变得喜闻乐见、深入人心,开创了“身边人讲身边事”的草根空间。故事式宣讲突出了群众的主体性,调动了群众的创造性和表现力,把宣讲真真正正与百姓融合在一起,架起了“双向互动”的沟通桥梁。

  西盟县自成立特色宣讲团以来,通过小话题阐释大主题、小切口剖解大选题、小案例演绎大道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共开展特色宣讲24场,用群众“听得懂、看得见、说得出”的方式,推进理论宣讲与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创建相融合,将理论宣讲的课堂开到西盟的每一个角落,让充满故事的“西盟经验”传达至每一位边疆少数民族的心田。

  云南网通讯员 严型欣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