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云南宁洱:以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为引领 创新“三个四”工作机制巩固脱贫成果 有效衔接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8日 11:29:24  来源: 云南网

  宁洱县始终坚定不移地践行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凝结了各族人民忠诚、团结、互助、担当的正能量,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四项预警”“四个一到户”“四面流动红旗”等工作机制,不断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四项预警”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坚持稳步“脱贫”和防范“返贫致贫”两手抓,制定“大病、教育、因灾、收入减少”四项返贫致贫预警机制,加大帮扶力度,实现脱贫奔小康。目前,全县新识别卡外边缘户540户1601人,卡内脱贫监测户352户1009人。

  拓展渠道,精准收集信息。以村组为单位,通过个人申报、系统比对、入户监测三种途径,收集预警信息,进行动态监管。个人申报。农户对本户收入状况作出客观评价,对收入减少或者因病、因学、因灾等特殊原因,“两不愁、三保障”得不到有效保障的,可以向村委会申请纳入预警范围。系统比对。通过国办扶贫大数据系统筛选或者住建、教育、卫健、民政、社保等部门数据系统比对,及时将“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隐患的农户纳入预警范围。入户监测。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挂包责任人入户走访,时时关注贫困户生产、生活状况,对因收入降低、突发事件等因素可能导致返贫致贫的人群纳入预警范围。

  完善评估,实施分类帮扶。按程序风险评估后,进行分类帮扶。对收入减少农户以“帮”为主。帮助理清发展思路、谋划增收项目、解决家庭就业,有效拓宽家庭收入来源。重点关注因学、因病、因灾等特殊原因导致出现大额支出的贫困家庭,组织教育、民政、卫健等部门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对产业不稳农户以“扶”为主。通过产业项目、金融扶贫重点帮扶,继续加大“输血”力度,确保家庭至少有1—2项增收渠道,稳定增加家庭收入。对缺乏内生动力贫困户以“引”为主。重点在扶志、扶智方面加强引导、教育,加强技能、创业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在持续“输血”的同时着力提高“造血”功能。

  长效机制,保障稳定脱贫。对标注户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策,切实提高脱贫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加强入户走访,及时掌握收入状况、就业情况,了解生产生活、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情况,落实帮扶措施。建立定期评估机制。各乡(镇)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返贫致贫风险评估,及时确定返贫致贫农户,进行重点帮扶。建立反向预警机制。对返贫致贫风险大的农户进行重点关注,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源头上防止返贫致贫。

  “四个一到户”机制实现群众长期稳定增收

  按照“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布局,“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思路和“提质增效、立体种养、错位发展”的模式,创新实施了“四个一到户”机制。即:让每户农户拥有人均1亩中长期产业、人均1亩短平快产业、户均1个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户均1个劳动力输出或1项技能培训,从而实现农村群众长期稳定增收。

  培植中长期产业,延伸致富之路。积极引导农户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块种植澳洲坚果,在海拔1200米—1500米的地块主推种植薄壳山核桃,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块种植泡核桃;同时,大力推进茶叶、咖啡等传统特色产业改造升级、提质增效;引导群众在咖啡园套种坚果、在茶园套种核桃等方式,推动立体种植、错位发展。目前,全县共培育形成生态有机茶园、咖啡、坚果、核桃、芒果、中药材等中长期产业55.7万余亩,农村人口人均达3亩以上,不断延伸了农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培植短期产业,打开增收之门。主要采取鸡、猪、牛、羊等畜禽养殖,种植烤烟、小雀辣、食用菌和冬农开发等方式实现增收。同时,鼓励农村群众在咖啡园、茶园养鸡或套种食用菌、魔芋、中药材等立体种养模式,确保农户增收产业长短结合、优势互补。目前,稳定发展了一批烤烟、食用菌等短平快产业,冬农开发面积达11.5万亩,生猪年出栏30万头,家禽年出栏135万羽,实现了每户农户人均拥有1亩以上短平快产业,农村人口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以上,打开了群众持续增收渠道。

  培育新型主体,增强发展之劲。在大力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础上,鼓励、引导贫困户自愿加入新型经营主体,实现利益联结,参与收益分配,通过发展产业、土地流转、劳动就业、素质提升等方式脱贫致富。目前,全县4321户建档立卡户都分别与21家龙头企业、82个农业专业合作社、10户能人大户建立了不同方式的利益联结关系,实现了户均1个新型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培育新型农民,提高致富之技。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等,切实增强农村群众的脱贫致富能力。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训1.3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培训3000余人(次),全县已实现转移就业5.9万人,实现了农村户均1个劳动力输出或1项技能培训的目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劳动力基础。

  “四面流动红旗”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以脱贫攻坚补齐乡村短板,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创建“四面流动红旗”工作机制,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机结合。

  “亮”目标,强化主动担当作为。制定《宁洱县创建“四面流动红旗”村镇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细化“基层党建、产业发展、宜居乡村、乡风文明”四个方面工作任务,即:“基层党建流动红旗”,围绕村“两委”班子建设、作用发挥、制度落实、活动场所管理使用、服务群众能力和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情况创建。“产业发展流动红旗”,围绕“四个一到户”“一乡一特、一村一品”、人均产业收入、产业利益联结机制及效果、新兴产业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创建。“宜居乡村流动红旗”,围绕村容村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庭院整洁和生态文明等情况创建。“乡风文明流动红旗”,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明素养、丰富文化生活和弘扬乡风民风文明风尚等方面创建。

  “评”成绩,增强基层工作动力。按照“乡(镇)分类申报、县级复核、授予流动红旗”的程序,以“季度+年终”相结合的方式,每季度争创1次、每年度总评1次“红旗村”“红旗乡(镇)”。各乡(镇)严格按照“四面流动红旗”评分标准,每季度进行“红旗村”、“红旗乡(镇)”申报。县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抽查复核后,上报县委常委会审定授予“流动红旗”,进一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工作动力。

  “晒”结果,激发争先进位意识。每季度评比结果张榜公布,对成绩突出的享受相关鼓励政策,全年未获得旗帜的乡(镇)年度综合考评取消评优资格。通过晒出成绩单,在全县营造出表扬先进、鞭策后进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基层干部争先进位意识。

  “传”经验,示范引领促振兴。加大“流动红旗”创建工作宣传力度,组织获得流动红旗的乡(镇)大力总结推介先进工作经验,引导各村对照“红旗村”标准,查不足、知差距,明方向、鼓干劲。通过流动夺旗,树立榜样,示范带动,比学赶超,充分发挥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全县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宁洱发布 胡学鸣  白仲才  马志磊 供稿)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