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奋力攻坚景东可赞决战脱贫小康可期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9日 14:14:46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原标题:奋力攻坚景东可赞决战脱贫小康可期

  这里是普洱市北大门,是全国、全省重点林区之一,拥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首个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家生态环境部授牌的“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项目(TEEB)示范县”,是“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中国灰叶猴之乡”。

  这里也是《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有110个贫困村、建档立卡人口18808户66299人 。

  这里就是景东彝族自治县,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存在着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滞后的贫困局面。

  决胜脱贫的号角吹响后,景东县上下坚定“不胜不休”的决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2020年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心聚力、合力攻坚,向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发起了总攻……

  2014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脱贫攻坚资金56.38亿元,县域经济实现了稳定持续发展。2019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75.9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现了11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17433户62404人脱贫退出,贫困人口减少到1375户389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31%。

  行有所指

  党建引领点亮“小康梦”

  坚持党的领导,健全指挥体系,强化统一调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景东县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县干部头脑,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严格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和“五级书记抓扶贫、党政同责促攻坚”工作要求,保证脱贫攻坚工作领导体系更加有力、指挥体系更加顺畅,营造了全县上下一盘棋和一个目标干到底的良好氛围。

  全县党员干部以黄文秀、高德荣等榜样为镜,向先进学习,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发出“誓与贫困作斗争、誓与脱贫共荣辱”的承诺,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如今,在脱贫一线,党员干部冲在最前、守在最后,一面面鲜红的党旗、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凝聚起了磅礴的攻坚力量。

  尽锐出战,是战“贫”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而坚实的堡垒,则是可以保证胜利的稳固大后方。

  2016年以来,景东县投入资金1.36亿元,实现全县166个村级活动场所和便民服务中心全部达标,建有1551个小组活动场所,实现所有小组均有可供使用的活动场所;成立村党组织领导下的“三农综合开发服务部”166个,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4万元以上。同时,通过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的同频共振,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勤有所得

  绿色产业托起“致富梦”

  初春,走在景东县的乡村田野,核桃林郁郁葱葱,茶园翠绿馥郁……

  文龙镇中山村寅街村民小组漫山遍野的水晶豌豆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水晶豌豆。“今年我家种了4亩多的水晶豌豆,大概有2万多元的收入。公司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我们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我们的收入不断增加。”正在采摘水晶豌豆的村民叶太美笑嘻嘻地说。 叶太美告诉记者,寅街村民小组共有17户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户22人,该组家家户户均种有水晶豌豆,多则七八亩,少则两三亩,平均每亩收入达3000元左右。

  近年来,拥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东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靠山脱贫、生态致富,集中力量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基本实现了“家家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脱贫门路”的绿色产业全覆盖。

  在实际工作中,景东县围绕“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目标,以“四个+”有力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推进“农业+”。在兴修水利、强化土地整治、建设高稳产农田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核桃、烤烟、茶叶、蚕桑、特色果蔬、生物药业、畜牧业等产业优势,采取以短养长、以长促短、长短结合的模式,夯实发展基础。

  推进“龙头+”。采取“新型经营主体+村党组织(三农综合开发服务部)+农户”的模式,加大培育和服务成长性好、带动面广、效益明显的企业(合作社)发展,提高组织化程度。

  推进“奖励+”。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激励措施,对企业、大户等每带动1户给予2至5万元贷款额度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全额贴息。

  推进“补助+”。加强到户产业扶持力度,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为建档立卡户提供产业扶持资金3.2亿元,落实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稳定产业支撑。

  2014年以来,景东县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4.55亿元,实现有劳动能力且有发展意愿的建档立卡户产业和利益联结17698户63625人,户均有2项以上产业支撑。2019年,全县种植烤烟8.92万亩,烟农收入3.19亿元;种桑养蚕5.2万亩,桑农收入1.19亿元;改造提升茶园23.49万亩,茶农收入3.52亿元;核桃59.4万亩,农户收入3亿元;乌骨鸡等禽类出栏337万羽、生猪出栏37.3万头、牛出栏3.5万头、黑山羊出栏8.75万只,禽蛋0.16万吨,畜牧业收入15.47亿元;实施冬农开发25.43万亩,农户收入8.39亿元;培植晚熟芒果、橘子、坚果、梨、樱桃等特色水果8.07万亩,农户收入1.83亿元;种植重楼、龙胆草、滇黄精、黄姜等林下中药材2.57万亩,农民收入1.39亿元。

  居有所住

  民房建设撑起“安居梦”

  景东县文黑工业园区片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一栋栋高楼在阳光照耀下格外醒目。走进村民陈啓太家,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各种物品摆放整齐。“以前我们老家交通不便,住房条件差,孩子上学困难。多亏了党的惠民好政策,让我们住进了宽敞的大房子,使我们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37岁的陈啓太高兴地说,他家2018年底从文井镇挖固村田心村民小组搬迁到安置点,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日子越过越红火。

  景东县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的总目标,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安置方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中,围绕“安全稳固、遮风避雨”,保证正常使用安全和基本使用功能的要求,每个乡(镇)配备2人以上的技术人员,做到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眼光、统一评判,对全县境内常住农户住房安全等级进行了全面普查认定,摸清全县农村住房安全状况,建立危房台账实施精准管理。实行“一户一方案”,以修缮加固为主,严控大拆大建,采取“人帮人、户帮户、组帮组”和“农户自建与工程队代建相结合”的方式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2016年以来,全县投入民房建设资金8.83亿元,其中,投入6.51亿元,实施农危改29652户;投入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32亿元,完成2273户8913人易地扶贫搬迁,建设9个集中安置点,共安置建档立卡户489户1844人,分散安置1784户7069人。全面消除了4类重点对象和非4类重点对象无力建房户的C级危房和D级危房。(记者 郑璐)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