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希望在这里播种——景东彝族自治县彰显教育扶贫力量巡礼
发布时间:2020年01月20日 15:58:35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希望在这里播种——景东彝族自治县彰显教育扶贫力量巡礼

  深冬时节的景东,战鼓声声催人急,各级领导干部沉下身子亲力亲为,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全员在岗,连续作战,一鼓作气,与时间赛跑,啃骨头、补短板、解难题,一幕幕“举全县之力,奋力攻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的大戏愈演愈烈,震撼人心。

  目标引领方向,脱贫激发力量。带着使命和担当,记者深入无量山、哀牢山腹地,从这片多情的土地上,嗅到了教育扶贫之花的芳香,见证了教育扶贫感人的场景,瞬间萌发了《希望,在这里播种》长篇通讯的灵感。

  控辍保学 众人拾柴春暖人间

  冬日的阳光铺洒大地,记者慕名前往景东职业高级中学,探访职业教育助力智力、科技扶贫,不经意间突然闻讯县领导来学校看望慰问“普职融合班”学生,采访校领导随即中断。

  “那位女同志就是分管全县教育工作的副县长吴琼瑶,这群孩子都是历经千辛万苦劝导返学的失学、辍学学生。”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李顺堂介绍说,这一年多来,从县领导到县级各部门,从乡(镇)领导到村组干部,从县教育体育局到各个中小学,都付出了太多的心血,牺牲了大量的时间,想尽了一切办法,最终取得了控辍保学攻坚战的胜利,所有的付出,值!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着满脸疲惫的老师们,曾经也驻村当过扶贫工作队员的记者,对控辍保学之难深有体会:在边、山、少、穷地区,一个孩子辍学,牵动县、乡、村、学校和驻村工作队员的神经,像“侦察兵”一样,跑断了腿,摸清失学、辍学学生去向、原因,费尽周折地把一个又一个失学、辍学学生带回学校。

  “去年8月上任以来,正值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县委、县政府高度聚焦‘义务教育有保障’中的痛点难点,作为职能部门的‘一把手’,我深感肩上的担子重如千钩。”县教工委书记、教体局局长冯周斌神情凝重地说,控辍保学要做到“一个不能少、一个不能跑、个个学得好”,比登山更难,但我坚信世上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只要信心在,再大的“堡垒”都能攻克。

  县情、教情、校情确实如此。景东县有小学88所、初中15所、完全中学4所。全县6-15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小学在校生26823人、初中在校生13019人,覆盖全县13个乡(镇)166个村、4个社区,2019年秋季学期全县共排查出辍学学生42人,控辍保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石激起千层浪。县委、县政府响亮地提出:“坚决打赢控辍保学这场硬仗,兵分多路、全线出击、重点突破,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厌学辍学、因贫困失学!”

  一个声音,坚如磐石;一种信念,始终不渝;一组举措,一抓到底。谈到全县控辍保学的力度、温度、对策,县教体局领导班子无不感慨、感谢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分管教育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教体局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控辍保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发了景东县《控辍保学工作实施方案》《控辍保学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等文件;县委、县政府每月专题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工作落实要求。

  压实工作责任。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责任书》,明确各乡(镇)政府、成员单位、学校、村委会职责,推行“双线七长四包一”责任制,包村处级领导担任挂包村(社区)控辍保学第一指挥长,负责统筹调度、督导落实各级责任单位、责任人抓实抓细控辍保学工作,做到“应劝尽劝、应返尽返”。

  严格监测研判。围绕“一县一案、一校一策、一人一卡”,实行每学期开学15日内全面排查、校内日报、县内周报、县外月报制度,加强对适龄儿童就学、失学情况监测,重点把农村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村、校作为监测区域,把初中作为监测学段,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留守儿童作为监测群体,发现有失学辍学情况,及时填报《控辍保学措施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

  综合施策有力。采取帮扶控辍、安置控辍等综合措施,对因特殊原因辍学学生实行集中安置,在景东职中开办“普职融合班”,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开展送教上门服务,确保了全县536名适龄残障儿童少年全部入学。

  抓实应助尽助。健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学生全覆盖资助体系,并建立临时困难学生求助机制,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14年以来,按时足额发放国家政策资金64055.42万元(2019年9510万元)、地方政策资金2564.74万元(2019年795万元)、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5562.02万元(2019年1913.43万元)、“雨露计划”补助2309.1万元(2019年895.8万元)。2019年完成省市县级政府奖励资助234.8万元,完成其他临时性资助67.28万元。

  “在打好上述‘组合拳’的同时,县教体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千师访万家活动,收效十分明显。”冯周斌欣慰地说,为了确保控辍效果,老师们走村入户开展辍学学生大排查,针对学生辍学原因,采取“一人一策、一家一策”的措施,以情感人,反复劝返复学……

  “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目前,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建档立卡户家庭学生中,因贫失学辍学的问题终于得到有效解决,‘应学尽学’的控辍保学目标基本完成。”从县领导、教体局职工和学校老师的笑脸中,记者也感到无比欣慰。

  “惟有参与,才知艰难;惟有亲历,才知困苦。”景东职业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冯广信说,控辍保学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感谢县委、县政府的厚爱和信任,在县职中开办了‘普职融合班’,将48名因特殊原因辍学的学生交给我们教育管理。

  “没有旁观者,更没有局外人。”副校长罗开军坦言,校领导班子没有把开办“普职融合班”当作包袱,从心里把这群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指派14名经验丰富、善做思想工作的教师负责“普职融合班”的教学管理,这在学校的办学史上尚属首次。

  “3名班主任和所有教师,经常和我们交心谈心,有什么困难都帮助解决,还经常到家里访问,课余时间开展拓展训练,教我们学习知识、如何做人、融入集体。”文井镇都拉村戴维智、锦屏镇董报村排沙组董丝丝心怀内疚地告诉记者,我们原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没想到没文化、特长和技能,打工的日子真不好过。感谢党和政府把我们劝导回学校,终于有了“家”的感觉!

  听说记者在学校采访,远在四川省打工的李桂清打来电话致谢:“我家8口人,妻子是聋哑人在家务农,孩子初三年级第一学期上学2个多月就辍学了,一家人急得不行,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把我孩子接回学校,我在外面挣钱养家就放心啦!”

  控辍保学,这件教育扶贫惠民实事,温暖着每一个辍学学生的心窝: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贫困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大山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乡村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请老师们放心,我们一定听你们的话,安安心心读书。”戴维智、董丝丝拉着副校长云明华的手作出最庄严的承诺。

  做强教育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6天的紧张采访,从与景东县各级领导、村组干部到普通群众,从与学校师生到驻村工作队员的交谈中,记者深深地被他们对教育扶贫的钟爱和执着所震撼。

  景东,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文井镇采访,记者偶遇景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汪明检查指导工作。听说是记者10多年前采写了龙街乡《思想大裂变 烤烟大发展》长篇通讯,高兴地与记者攀谈起来。

  “虽然我不分管教育工作,但是时刻关注景东县教育事业发展。”汪明说,我是龙街乡人,曾经当过教师,深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唯有优先发展教育,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脱贫攻坚才有坚实的智力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有坚实的后劲支撑。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汪明的一番肺腑之言中,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景东县委、县政府大气魄、大手笔、大投入发展教育事业,不遗余力地推动教育扶贫精准发力,在为谋划贫困学生今后人生出彩、提升村民科技文化素质上,慷慨地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辉煌篇章。

  “教育扶贫项目一分都不会少,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资料显示,仅2014年到2019年的6年间,景东县委、县政府投入教育领域的资金高达40.72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49797万元,新增建筑面积704875平方米,全县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达到办学条件20条底线指标要求,办学条件大为改观。

  “2019年,全县共实施中心幼儿园、职中综合楼等项目95个,已完工84个,其它在建的11个项目即将完工。”冯周斌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入城就学需求,全县已开工建设无量中学、南部区小学、职教园区等项目,县委书记李春荣,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其武等县领导参加开工典礼。

  青山如黛,余晖似景。为感受景东县教育发展的壮举,记者一行来到无量中学建设项目工地——县城南部区山冲村周栎坡,亲身见证了紧张有序的施工景象。据介绍,项目建设目标为新建一所一级完全中学,规划总占地面积673.13亩,办学规模为初中部4000人、高中部4000人,设置初高中教学班各80个,分高中部、初中部、教职工宿舍区等三大功能区,总建筑面积150259.2平方米,估算总投资55979.41万元。南部区小学建设项目,规划占地面积57.93亩,总建筑面积17222平方米,办学规模为36个班1620人,估算总投资7803.18万元。

  实干兴教,行遂民愿。景东县委、县政府抓实教育扶贫的举措,传播的是人间大爱,彰显的是为民情怀,为学生终生奠基,对民族未来负责,感天动地。

  “感谢县委、县政府为我们建盖了这么漂亮的教学楼、教师学生住宿楼和食堂,我们心情愉快,教学有干劲。”走进县教体局定点挂钩帮扶村文龙镇义昌小学,来自曲靖市的特岗教师田涛动情地说,一晃3年多时间过去了,脱贫攻坚改变了义昌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学校变美了,加上村民们很纯朴、学生很听话,我就和一起来当特岗教师的保山市腾冲县的郭银老师结为夫妻,决心为乡村教育振兴、教育扶贫奉献力量。

  “扶贫必兴教,强教先稳师。”曾经当过教师的冯周斌感怀地说,县委、县政府历来对教育高看一眼、厚爱十分,每年教师节前都要隆重表彰15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每三年评选一次“十大教学名师”、“十佳校长”、“十大重视支持教育爱心人士”,营造全县尊师重教的政治生态环境。

  “提高教育质量,就是最大的教育扶贫。”第一次走进书香校园银生中学,获得“十佳校长”称号的省第十届党代表、校长李启坚说,建校10年来,银生中学早已桃李满园。学校现有初中班级学生3600人、高中班级学生4000人。教学任务重,我坚持以上率下,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上一节课。

  敬业奉献的教师比比皆是。2019届高三年级组长刘国锋老师每天早上6时20分到校,晚上12时回家,所带的高中理科(一)班62名学生全部考取大学。

  “我要向刘国锋老师学习,以学校为家,以学生为友,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教育扶贫奉献才智。”24岁的李绍拥老师说,我的岗位在三尺讲台,要以“我的父母是文盲半文盲,寒门学子当自强的经历”,激励所有学生走好走实求学路。

  “办好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把每一个学生培养成国家栋梁之材,改变每一个穷困家庭的命运,虽然辛苦但也快乐。”与银生中学老师们心与心地交谈,这群挚爱教育、爱生如子、心忧扶贫的园丁,留给记者的印象竟如此深刻。

  脱贫攻坚,如期摘帽,全面小康,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景东县职中领导介绍,学校近三年来每年招收学生1500人以上,近五年来学生就业率多达98%以上,2019年在东西部协作中输送了86名建档立卡户学生,分别到江苏省镇江、句容等职业学校学习,与“福建双喜”制衣集团合作,让学生有了实习实训和生产经营的场所。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冯周斌坦言,景东县学前教育相对滞后,为了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县一示范、一乡一公办、一村一幼”的目标。县教体局将围绕这一目标继续努力,让城乡幼儿享受公平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就地就近入园的梦想,让农村群众腾出更多精力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扮靓乡村 小手激活内生动力

  一路颠簸前行,翻山越岭,走进农村,大美之土、无量景东以其秀美多变的姿态,带给记者赏心悦目的直观感受:村庄变得更有颜值了,农户庭院卫生干净整洁,村民穿着打扮时髦,谈笑风生……

  “农村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既看得见农耕时代的民居乡愁,又能感受新时代的生活气息,景东县农村的发展变化为何如此巨大?”记者不解地问。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这是一场绕不过的攻坚战,也是全县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农民群众渴望改变脏乱差状况。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小手拉大手’功不可没。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04所,有在校生48786人,遍布全县13个乡(镇)166个村、4个社区,发挥好学生“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对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必将取得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成效。我们的想法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认可,得到广大师生和农民群众的支持。”冯周斌不厌其烦地“说道”,终于解开了记者心中的疙瘩。

  时隔三年再次来到漫湾镇,漫步街头,记者细心地观察,竟然看不见一个烟头,路边车辆摆放有序,座座楼房装修别致,广告牌五彩斑斓,小吃店里干净卫生,宾馆漂漂亮亮……

  “为了深入推进‘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活动,持续推动农村环境由脏乱差向洁净美转变,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片区,覆盖整个社会’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在我们镇还召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推进现场会呢!”一见面,漫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贵勇就对记者说。

  采访中,记者有意背着镇领导悄悄地钻进镇政府旁边的岔山村民小组,一路走一路瞧,没料到村组公路干干净净,路边摆放着3个垃圾桶,幢幢楼房吸引眼球,一户民居挡墙上“爱心呵护贫寒学子,民族赢得光辉未来”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

  “你们家的房子太漂亮了,卫生这么干净!”记者挥手向院子里的人打招呼。

  听记者亮明身份,年轻漂亮的女主人罗春玉又是端茶又是递水果:“我们农村人骨子里也很想有尊严地活着,吃的、住的、穿的一点不比城里人差,你们见到的那个小美女就是我女儿李天垚,即将从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毕业回家准备考研。自从开展‘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活动以来,全村人的思想观念180度大转弯,自觉地参加每月1日和15日集体打扫卫生,每家每户出10元垃圾清运费,村里的文艺宣传队还编排节目表演呢。”

  漫湾镇党委书记柴应春、镇长姜贵勇、镇人大主席王帮良把记者带到丫口山,只见机声隆隆,施工人员一片繁忙。

  “听说镇上将在丫口山修建一所镇办公立幼儿园,把镇中心小学搬迁到这里,要征用岔山村民小组8户农户土地30亩,村民们二话不说,没有一人讨价还价!”岔山村民小组副组长李正兵说。

  朴实的村民,朴实的话语,朴实的举动,顿时让记者感慨:沧江无量、幸福漫湾名副其实,这里的人们在物质富裕的同时,更加追求精神世界的升华。

  学生酷爱读书,校园环境美如画。在采访镇中学、镇中心小学后,在张帮瑞、张志光两位校长的陪同下,记者一行顾不得旅途劳累,又驱车前往景东县最大的中心完小——保甸完小采访。

  “我们夫妻俩都是教师,又都是共产党员,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更是责无旁贷。”年已半百的王天龙老师说,我们夫妻俩负责包干昔掌村地隔界、小村两个小组。为了工作,每次都是向别人借动力强劲的摩托车来回32公里3个小时,再苦再累,每个双休日去一次。

  “每月花120多元油钱,我一点都不心痛,但每次都有点胆战心惊。”王天龙的妻子李子琴说,沿途弯多坡陡,路窄碎石多,每次坐摩托车都很紧张,但一想到脱贫攻坚、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已见成效,心里就舒坦了,付出有回报,值!

  天色渐晚,校园里一片静谧,学生们吃了晚饭又回到教室做作业。“记者同志,你这么辛苦,我一定要把你留下来,到我家去吃年猪饭!”56岁的教师姜贵荣不容分说地下达留客令。

  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沿着陡峭的山路,记者一行来到无量山自然保护区山脚下的昔掌村杀牛村民小组,3年前的破旧房子变成了新楼房,羊肠小道变成了村组公路,崭新的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进入眼帘,姜贵荣兄弟家的庭院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从“站着看、等着扶”到“想办法、主动干”,杀牛村变成了绿富美新农村,“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无疑给村民们送去了优秀的文化基因,激活了靠奋斗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幸福的基座已经矗立,记者与可亲可爱的村民们依依惜别,答应他们以后还会来这里采访。

  移步皆是景,处处绽芳香。来到景东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现场推进会的观摩点漫湾镇安乐村安乐街村民小组,眼前的景象,让记者纵情快意、醉美其间:房在山间,路在脚下,花在身边,诗在眼前……随意推开一扇农户家的大门,庭院里弥漫着鸟语花香,散发出人文清香,透射出青春气息。交谈中,记者注意到女主人吴正萍虽然年过半百,却穿着时髦、言谈优雅、彬彬有礼,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干净整洁。

  吴正萍说:“两个女儿考取了大学,一个在昆明工作,另一个还在念书,我和老伴商量,今后老了哪里都不去,在家养养花、喂喂鸟,颐养天年……”

  幸福花开千万家,田野绽放小康梦。年未岁尾,走进景东,一个个控辍保学、做强教育、扮亮乡村的举措,务实着力,深得人心,已化作凝神聚气、提振精神、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一张张生动的笑脸、一次次心与情的展露,令天地动容,景东如期脱贫摘帽,奔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县教体局领导班子深入学校谋划教育脱贫大计

  △失学、辍学学生回归学校聆听老师教诲

  △“小手拉大手”使家更美了、更和谐了

责任编辑:吴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