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中外茶人汇聚千年古茶山论道茶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08日 21:10:42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中外茶人汇聚千年古茶山论道茶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

  10月23日至24日,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举行,来自中国、西班牙、斯里兰卡、韩国、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0余名文化景观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齐聚一堂,对景迈山茶文化景观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围绕“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本报摘编部分参会人员的发言以飨读者。

  莫妮卡·卢恩戈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景观专业委员会前主席、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国际负责人)

  人与自然和谐 互动的典型代表

  莫妮卡·卢恩戈说,普洱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预备名录中唯一的茶文化景观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的典型代表。普洱当地政府部门在保护传统村落、自然生态和茶林景观方面作出了很好的示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在茶林中劳作了数千年,也为保护和传承茶林文化景观作出了贡献。她建议继续尊重茶农们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种植和管理茶园。

  刘洋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司副司长)

  加强国际交流与分享

  刘洋说,中国重要历史名茶的核心产区一直得到国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和保护,目前,已有包括景迈山古茶园在内的多处茶文化景观遗产被公布为国家级或省级、市(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球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茶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管理可以借鉴的有效手段,希望加强国际交流与分享,共同推动全球茶文化景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陈耀华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

  陈耀华阐述了普洱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的遗产价值认知问题。他说,景迈山是一个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文化景观,有古茶林、传统村落,还有分布在周围的台地茶以及融合在村庄里的丰富茶文化。在茶魂山、大平掌两地的古茶林保护以及茶旅融合发展工作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景迈山古茶林的独特性。

  文化离不开人的参与。景迈山茶文化景观经过当地布朗族、傣族以及其他民族1000多年的传承和创造。茶山的主人是我们的社区居民,政府要积极引导,增强大家参与保护的自觉性。

  马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将遗产保护纳入 地方发展规划中

  马楠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的发展历程和茶叶的文化及农业价值出发,阐释了“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指出茶类农业文化遗产目前存在遗产挖掘不够、遗产系统内部生态环境破坏、茶文化面临冲击等问题。她建议茶类农业文化遗产应以保护为中心、以发展为手段,纳入地方发展规划,强化遗产系统综合管理能力,并且增强遗产系统间的沟通协作。

  嘎米尼·维杰苏里拉 (国际文化遗产研究与修复中心项目部主任、世界遗产专家)

  细化措施并落实到位

  嘎米尼·维杰苏里拉在发言中指出,景迈山独特的人与自然风光非常优美,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布朗族和傣族等少数民族先民的古老文化,也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前,普洱政府已经对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和发展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果把这些措施再细化落实到位,那么各项工作将会做得更加出色。

  闻丞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镜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呈现更丰富完整的茶文化

  闻丞以“中国茶区涉及的生物地理分区和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为题,进一步说明了茶文化景观中文化与自然的紧密关联性。

  他说,景迈山的森林、茶和传统村寨的关系完整地保存了云南南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普洱茶主产区典型的土地与人的关系。尤其是景迈山古茶园的单体连片面积超过1000公顷,非常独特,有代表性,具有世界遗产的潜在价值。过去十几年,普洱市特别重视对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在自然茶园的管理和传统村落的形态保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确保景迈山至今完整保存着传统社区村寨的形态。如果在这个基础上,能呈现一种更丰满、更完整的茶文化景观,一定能让普洱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茶源”和第一个茶文化景观类的世界遗产。

  柳济宪 (韩国教育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 河东郡茶文化景观研究专家)

  敬畏和尊重自然

  柳济宪简要讲述了韩国河东郡茶园的种茶历史、技术、茶树品种、社会结构和文化系统等。他说,景迈山茶林景观所蕴含的自然资源、生态智慧、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和茶文化,给大家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在敬畏和尊重自然中对于茶树种植保护管理与日常生产生活方式的结合,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典范。他建议,要继续维系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互动,推动做好相关工作。

  沈冬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要注意保护好景迈山的品牌

  沈冬梅认为,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的独特性在于社会与自然浑然一体,自然环境、生产资源、社会生活居于一处,民族与宗教特色鲜明,大叶种乔木型茶树可以常年生长。随着景迈山的开发利用,传统的居民社会之间形成的道德性或者规律性的约束,未来将会与大量的游客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要特别注意可持续发展,在兼顾村民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保护好景迈山的品牌和茶林文化景观的安全性。

  盛军(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普洱茶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注重保护开发与利用并行

  盛军从中国云南古茶树的树龄、地质地形、野生茶树分布、云南茶叶具有的多样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强调了“世界茶树起源于中国云南”的观点。

  他说,从茶业规模的数据来看,无论是面积、产量,还是消费量,中国均居世界第一。世代生活在景迈山的少数民族群众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古树的信仰以及政府的参与,使得景迈山茶文化景观能够保护完好。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注重保护开发与利用并行,完善和健全相关地方规章制度和立法,充分挖掘出世居民族对于保护茶、利用茶、科学用茶历史中的科学经验,并以数据的方式呈现,供世人参考。

  哈塔雅·西丽帕塔那恭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执委)

  世界级别的茶景观区域

  哈塔雅·西丽帕塔那恭以“泰国农业景观”为题对泰国的自然文化背景下发展出的不同农业景观类型进行了介绍。

  她说,景迈山有着非常优秀的、传统的管理古茶林系统,居住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对人与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认知让人非常感动。她认为,景迈山不仅可以成为世界级别的茶景观区域,还能够让那些因茶而怀有梦想、想求学的人们到当地学习和访问。她建议继续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条件,助推茶和茶文化快速传播出去,吸引更多的资源进来。

  王超一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茶文化景观主题研究报告—中国篇》课题组成员)

  茶文化的延续需要世代茶人的坚守

  王超一以“龙井、武夷山、安化茶园的景观特征及成因分析”为题,从茶树品种、生产组织、加工方式、销售渠道、文化内涵等方面探究了3个茶园的景观特征,重点对比了龙井、武夷山和安化茶园的所在位置、自然地理环境、贡茶制度、主要茶类、生产合作方式以及生产贸易环节等。她说,龙井、武夷山与安化茶园最终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观特征与文化内涵,为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样本。她强调,茶产地居民对茶文化景观这一活态遗产的重要意义,中国茶文化的延续需要世代茶人的坚守。

  简·列侬 (澳大利亚资深文化景观遗产专家、历史地理学家)

  这里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简·列侬说,世界遗产在国家公园模式上,一直都存在着人类活动与大自然的冲突。景迈山呈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非常好的,居住在景迈山传统村庄里的人们对大自然茶林之灵的崇拜以及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印象深刻。她提出,景迈山要控制客流,并进行适当收费,用于维护和修缮当地的基础设施。

  莫汉·阿贝拉坦 (斯里兰卡茶研究委员会主席,中央文化基金会、世界遗产管理机构前副主任)

  茶在林中  林在茶中

  莫汉·阿贝拉坦简述了斯里兰卡茶叶的发展历史,重点介绍了斯里兰卡茶工业景观的特征和构成要素,并以斯里兰卡遗产茶厂酒店为例,解读了茶厂建筑的价值。

  他说,斯里兰卡的茶种植环境与景迈山比较相似,但是斯里兰卡没有这么大的古茶林种植面积,而且景迈山“茶在林中、林在茶中”,村民与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茶叶种植文化独具特色。他建议加大对现有民居、建筑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保护,同时积极推进博物馆建设。

  邹怡情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文物保护责任设计师)

  人与茶与自然的文化传统得到延续

  邹怡情以四川雅安蒙顶山茶园为例,介绍了蒙顶山的自然环境条件、茶树种类、茶园历史,并对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工作提出了建议。

  她说,生活在景迈山的少数民族所采用的古茶种植和栽培技术,以及长期持续发展所形成的民族文化都集中呈现在茶林中。在这里,人与茶与自然的文化传统延续得非常好,一直没有被外来的力量改变过或是中断过,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当地的世居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对自己的茶林茶树的珍视,这是非常弥足珍贵的。她建议更进一步地系统梳理和制定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去研究和解决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李光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主任助理)

  要采取更多元更整体的保护策略

  李光涵对万里茶道和湄潭国营茶业遗产的历史发展、遗产要素、价值综述等作了详尽介绍。

  她说,多民族的融合,以及正在生机蓬勃发展中的产业是景迈山茶文化景观最为独特的地方。在这里,人工与自然混杂的生态系统非常活跃,也保存得非常完整。对于它的保护,除了关注文化的遗存以外,还需要采取一些更多元和更整体的保护策略,关注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产业发展。

  清水重敦 (日本京都工艺纤维大学建筑学教授、宇治茶文化景观申遗文本编制负责人)

  提前做好应对大量游客的准备

  清水重敦作题为“京都宇治茶文化景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发言,以日本宇治茶文化景观的保护规划为例,说明了对遗产区内的历史街区、文化景观核心区与景观控制区分层级协同保护的必要性。

  他说,景迈山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处的人与自然关系是世界茶文化景观较为核心和重要的地方。对景迈山来说,目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大量游客的准备。

  苏苏(缅甸驻教科文大使文化遗产负责人)

  茶园景观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

  苏苏以“缅甸的茶文化景观”为题,介绍了缅甸茶叶的种植历史和主要茶产区分布、地理特征、产量、种类等。

  她说,普洱当地政府和农民对景迈山茶园景观的保护工作做得很好,茶园景观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文化价值也得到较好地保存。要多与其他国家的茶园保护工作做比较研究,取长补短、弥补不足。

  王建荣 (杭州东家文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员)

  加快规划编制工作

  王建荣对景迈山茶林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快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对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力度;二是提炼遗产价值、完善申遗文本,做好世界遗产申报管理工作;三是打造茶主题旅游景区,做到有特色化、智慧化、市场化、融合化及有科技支撑、文化提升、市场导向。

  他说,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作为具备世界遗产潜力的遗产地,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不仅要保护好,还要管理好、利用好,全面做好可持续开发利用及相关工作。

  安贾利.蒂尔基 (印度阿萨姆茶园原住民族群成员、茶文化景观专家)

  可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来规划

  安贾利.蒂尔基分享了阿萨姆茶园“茶的故事、宝贵的遗产和部落”的发言。

  她说,在景迈山,茶就是生活,所有的庆典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茶。她建议下一步采用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方法进行规划建设,并重视娱乐和文化方面的建设。此外,景迈山还可以组成一个关于茶文化景观保护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的联盟,来推动相关的工作,提高景迈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记者 王博喜莉 李超 王承吉)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