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从“老少边穷”到“边兴民富”——江城县做活“边”文章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26日 15:45:19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江城县城大景 罗成建 陶汝燕 图

  云南网讯(记者 郭丽 通讯员 罗成建 陶汝燕)蜿蜒的水泥路犹如一条条丝带把村组紧紧地连在一起,崭新宽敞的新民居展示着边民生活的富裕和美好;青山绿水间生长出的一个个绿色产业,为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活水,如甘霖一般滋润着山乡……

  谈起这些优美画卷和日新月异的群众生活,这里的人们不约而同地说:这是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做活“边”文章助推脱贫攻坚带来的实惠,更是党和政府关心和照顾边境地区群众的结果。

  江城与老挝、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183公里。全县有4个边境镇、11个沿边暨抵边行政村。曾经,“老少边穷”是江城的最大县情。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不断深化,脱贫攻坚的全面展开及国家对边境地区全方位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江城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立足边境实际,持续发力,以做好固边、兴边、护边、稳边“四边”文章为抓手,全力助推42个贫困村出列、10084户38979人贫困人口脱贫目标的实现,不断提升边境县域自我发展能力,增强边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形成了边民生活有保障、致富有渠道、守边有动力、发展有支撑的新格局,江城实现了从“老少边穷”到“边兴民富”的蜕变。

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一组大景 罗成建 陶汝燕 图

  强基固边 边民生活有保障

  走进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一组,蜿蜒的村组道路干净整洁,农家屋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这让昔日落后的边境村庄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坐在自家宽敞的院子里,土卡河一组村民刀春福谈及过去与现在的变化,他说能有今天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以前我们住的是茅草房、石棉瓦房,房屋低矮不说,面积最大的也只有60多平方米,更别说环境卫生了;以前寨子有100多户人家都挤在一个小山坡上,房子一家挨着一家非常拥挤,车子都开不进去。现在好了,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组道路宽敞整洁,住房也变大了!”刀春福感慨地说。

  村民建房子,政府不仅给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补助6万元,还给予产业扶贫贷款10万元,土卡河一组48户人家平均每家种有30亩橡胶林,加上外出打工、边境补贴等收入,户均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我们这里离越南水路距离仅3公里,陆路距离7公里,这几年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党和政府对我们边境地区群众非常关心,我们通过发展产业过上了好日子。”

曲水镇高山村土卡河一组组内 罗成建 陶汝燕 图

  “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谈及边境村寨的发展变化,曲水镇人大主席李常林说用这句话来形容土卡河今非昔比的变化一点都不过分。如今,随着脱贫攻坚步伐的加快,土卡河一、二组基础设施完善了、产业发展了、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的幸福度也提高了,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房子,水泥道路通连各家各户,橡胶树林漫山遍野,这个过去偏僻落后的国门村寨,如今已成为江城美丽乡村建设的典范。

  近年来,江城不断强化边境地区的基础建设,做好“固边”文章,通过抓实民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举措,千方百计改善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让边民的生活更有保障。

  抓实民房建设。通过实施农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安居工程,全面改善农村贫困群众住房条件。2016年以来,江城对排查出的17751户C、D级危旧房进行重建或者加固的方式进行改造,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782户10738人,让边疆民族地区的贫困群众住上了好房子,真正实现了安得下、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统筹推进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基础不断夯实,饮水安全不断巩固提升,饮水保障达100%;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改造农村电网327.98公里,解决9238户贫困人口用电问题,实现所有行政村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所辖自然村100%通0.4千伏动力电。截至2018年末,全县48个行政村3个社区道路已全部完成硬化,硬化率达100%,项目惠及全县7个乡(镇)35722户127756人;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68%,硬化村民小组公路850公里、在建537公里,覆盖503个村民小组,占92%;信息化网建设步伐加快,自然村光纤通达率达55%,自然村3G、4G信号覆盖率达96%,通信覆盖率和有线网络覆盖率分别达98%和90%;广播电视信号覆盖率达到100%,网络宽带覆盖到村委会、学校和卫生室。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建有公共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5镇2乡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7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4个,农家书屋59个;50个行政村(社区)建有农文网(农民素质教育)点;238个村民小组建有文体活动场所、320个村民小组建有科技文化活动室,基本实现了公共文化设施对县、乡(镇)、村的全覆盖。7个乡(镇)卫生院和47个村卫生室建设均达到标准化要求,实现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实现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并投入1270万元配齐活动场所所需设施并达到“八有”标准;投入150余万元,开展村委会规范化建设;投入3000余万元,采取“县级统筹、强弱联合、整乡推进”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以下7个、2万元至5万元34个、5万元以上7个,解决了基层“无钱办事”的难题,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极大改善。

澳洲坚果 罗成建 陶汝燕 图

  培业兴边 边民致富有渠道

  走进位于国庆乡嘎勒村的中澳农科坚果基地,漫山遍野的绿色坚果树随风摇曳。

  江城中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江城高度重视澳洲坚果产业的发展,与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扶持公司发展澳洲坚果绿色产业,公司在全县流转土地10万余亩,陆续开展澳洲坚果种植,仅土地租金就累计支付6000余万元。在开发自建产业基地的同时,公司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带动当地群众种植坚果达24万亩。

  澳洲坚果产业只是江城发展绿色产业带动边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江城县委、县政府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森林资源、气候条件等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澳洲坚果等绿色产业,通过采取“五个有”产业化帮扶,以及打造高原特色产业和加强产业就业扶贫等措施,让边民有了致富渠道。

  “五个有”夯实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基础。截至目前,江城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6亿元,占脱贫攻坚总投入的38.5%,确保户有项目扶持;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3301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2968人次。为提升瑶族群众生产技术和生活技能,举办瑶族整族帮扶综合素质提升培训班7期428人,确保户有致富技能;全县有13户农业龙头企业、2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4个种植养殖大户与100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确保户有主体帮带;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1504人,其中,县内转移就业7486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2122人、省外转移就业1896人,确保户有稳定增收渠道。全县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10万亩,人均拥有产业面积10亩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拥有产业面积13亩。

扶贫车间 罗成建 陶汝燕 图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高原特色产业。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精准选择坚果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扶贫产业,加快推进茶叶、橡胶、咖啡、甘蔗、香蕉、沃柑、西番莲、生物药业、肉牛等九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已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120万亩,发展种植橡胶50万亩、澳洲坚果24万亩、茶叶20万亩、香蕉13万亩、咖啡7万亩、沃柑3.7万亩、生物药业4.5万亩、甘蔗1.3万亩;建成4个橡胶加工厂、10个规模养殖场、12个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18个扶贫车间。2018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6125万元。

  强措施建机制,加强产业就业扶贫。大力推行“5121”产业精准扶贫措施,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补齐贫困户中长期产业支撑不足短板,配套实施短期增收项目,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实施资产收益扶贫,加强有组织务工,建立扶贫车间,并在电商等方面多措并举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同时,积极探索帮扶新模式构建联结新机制,推行“公司+基地+基层组织+合作社+农户”“公司+土地流转+技术培训+返聘务工+土地入股分红”“公司+基地+产品收购+劳务用工”“公司+期货+保险”“技术服务+订单生产+委托经营”模式,产业扶贫挑起了边民帮扶工作的“大梁”。

中越边民互市 罗成建 陶汝燕 图

  睦邻护边 边民守边有动力

  在勐康口岸边民互市点,尽管天气炎热,但丝毫阻挡不了客商的热情,一派繁忙的交易景象。

  “国家政策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我们老百姓互通有无,中国人可以买到老挝大米、越南海鲜;外国人可以买到中国的日用百货、冰箱等产品。”康平镇勐康村坝卡二组村民王存珍乐呵呵地说,自勐康口岸边民互市点启用以来,前来做生意的国内外客商一年比一年多,村民们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正值赶集的日子,位于曲水镇的龙富通道中越3号界碑旁的边民互市点热闹非凡,长长的摊位好似一条长龙,琳琅满目的日用百货、服装、农机具、电器等吸引了许多越南奠边府省勐念县箐头乡、莲上乡的边民们前来购买。

  与龙富通道相对应的是越南奠边府省勐念县阿巴寨通道,距中越3号界碑约200米,越南边民也将化妆品、洗发水、糕点、刀具、药材等摆在自己的摊位上,形象地反映着中越双方边民和谐相处、互惠互利的生动场景,边民互市成为增进中越两国人民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近年来,江城结合毗邻老挝、越南两国的实际,不断加快开发开放平台,把现有的各类开放平台做实做强,始终把口岸经济、沿边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来抓,不断加强与老挝、越南高层代表团会晤,在通关便利化及促进双边经贸合作方面进行了多次友好会谈并达成一致共识,对进驻口岸的境外商家进行优惠扶持,并在经济贸易的合作方面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目前,勐康口岸正在积极申报扩大开放,申报成功后,勐康口岸将成为常年对第三国双边货物和人员开放的国际公路客货运输口岸。届时,勐康口岸将能允许符合条件的第三国人员从口岸出入境,实现中国勐康口岸—老挝兰堆口岸对等开放。

  与此同时,江城还积极推进中老友好村寨、中越友好乡(镇)的建立。康平镇勐康村、勐烈镇牛倮河村分别与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约乌村、马犁头村缔结为友好村寨;曲水镇与越南奠边府省勐念县箐头乡、莲上乡缔结为友好乡(镇),通过开展农技帮扶、医疗义诊、友好交流、青少年联谊等活动,增进了双方边民的了解、互信和友谊。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发展边境旅游业,江城紧紧依托“一城连三国”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打造了整董特色旅游小镇、勐康口岸、三国公园等乡村旅游点;完成了“一部手机游云南”App资源要素上线,积极推进全域旅游智慧工作;利用中老越三国丢包狂欢节、边境商品交易会、三丫果节、泼水节、哈尼节等节庆活动带动经济,助力脱贫攻坚。

  不仅如此,江城还深入实施沿边三年行动计划,按照“扶贫开发、整乡推进、美丽乡村、旅游小镇、民族团结、文化产业”六位一体建设目标和“整合资源、统筹推进、项目到村、扶持到户”的要求,结合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多措并举,第一轮(2015—2017年)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已结出硕果。第二轮(2018—2020年)沿边三年行动计划结合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抵边行政村建设等工作,紧紧围绕11个抵边行政村、2个沿边农场进行巩固提升,对18个非抵边行政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规划实施,确保到2020年沿边一线行政村(社区)全部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目标。

瑶族整族帮扶培训 罗成建 陶汝燕 图

  维稳安边 边民发展有支撑

  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离开和平稳定,发展无从谈起。对此,江城始终把维稳安边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结合各个时期党的重点工作及江城实际,在民族团结、平安创建、固边稳边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促进江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工作中,江城强化组织,内外联动,全面宣传,摸排整治,全面打击整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社会治安问题,有力地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江城从强组织保障、政策支持、项目支撑上下功夫,合力做好经济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繁荣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培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等创建工作。自治县成立以来,江城没有发生过涉及民族、宗教因素的矛盾纠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维护了边疆的和谐稳定,并在边境线上开创了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绘就了民族团结一家亲、互帮互助同进步,边境一线繁荣稳定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