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罗东陶:有“五个家”的村级脱贫摘帽指挥长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05日 20:48:5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江城县嘉禾乡巴嘎村。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云南网讯(记者 郭丽 通讯员 张华)近年来,普洱市江城县嘉禾乡巴嘎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级脱贫摘帽指挥部指挥长罗东陶,把责任和使命扛在肩上,在脱贫攻坚路上不止步、不懈怠、不自满,稳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2018年3月,从江城县应急管理局派出的扶贫干部罗东陶有了“五个家”,他却长期驻守在村级指挥部的临时“家”中,很少顾及父母、妻女。原来,驻村后,他没有回镇沅老家陪父母,尽孝道;没有在岳父母家住过夜,帮过忙;上幼儿园的长女,只好让身患重病的岳母来县城家中照顾;1岁多的二女儿随妻子在康平镇中心完小的家中生活。

扶贫干部罗东陶。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去年4月14日,他的妻子去产检,结果是必须马上剖腹产,否则会危及大人和小孩的生命安全,他才连夜从村上赶往市医院签字,陪护10天后又匆匆回村投入到工作中。电话中,女儿问得最多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看我?每次出门,女儿说的总是爸爸又进村啦!对父母未尽孝道,对家庭未承担责任,对孩子未履行职责,把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重担全压在妻子身上,这就是罗东陶在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面前做出的抉择。

  罗东陶的妻子李普江说:“罗东陶派去驻村后,家中的老人、小孩都由我照顾,他基本上顾不了家。现在脱贫攻坚工作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会克服家中的一切困难,一如既往地当好‘贤内助’,理解和支持他,不给他增加家庭压力,让他专心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扶贫干部罗东陶。江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女婿,母亲生病,不能床前侍奉左右;作为丈夫,妻子忙碌,不能一起分忧解难;作为父亲,孩子幼小,不能共同陪伴成长。但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指挥长,他当之无愧。从驻村第一天开始,他把熟悉情况、摸清家底作为开展工作的第一步,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听群众说真话、说实话,甚至是气话、恼话。围绕人均纯收入、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饮水安全5项指标达标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判,制定解决方案,逐步解决销号。他打破“大锅饭”制度,对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调整优化,分组包保;每周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工作推进情况和研究解决问题;召集挂包干部到村指挥部召开工作推进会,与挂包部门群策群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营造氛围,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整治上来;通过群众会议、小喇叭和“三讲三评”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相关政策,让脱贫攻坚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鼓励群众克服困难自力更生,不等不靠。

  巴嘎村属深度贫困村,全村456户1783人中有建档立卡户407户1530人,多数村民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受到山高箐深、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收入渠道狭窄,民房改造任务繁重。罗东陶带领工作队员沉下身,放下家,奔走于田地之间,足迹踏遍了辖区内的山山水水,为贫困户寻出路、谋发展,他们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贫困户的心,虽然冷落了亲人,但他们无愧于心,无愧于群众、无愧于时代。

  “距离脱贫攻坚交卷的时间越来越近,任务也是艰巨,形势也是逼人。但是,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有决心和信心带领巴嘎村脱贫摘帽指挥部全体战友,按照户出列的五项指标,村出列的七项指标,认真对标对表,坚持而咬定青山不放松,拿出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砸,一颗接着一颗钉。确保到2020年,巴嘎村407户,1530人的贫困人口与全省、全市同步脱贫出列,实现小康,全面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罗东陶信心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郭建丽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