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用心真扶贫用力扶真贫——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方位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3日 15:43:28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用心真扶贫用力扶真贫——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全方位助力脱贫攻坚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立足人社部门职能职责,充分认识脱贫攻坚是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人社部门行业扶贫目标要求,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人社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人社部门职能作用,主动融入全市脱贫攻坚大局,全力完成脱贫攻坚行业扶贫各项工作目标任务。自2015年3月挂包帮扶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嘉禾乡江西村以来,以“勇于担当”的精神,锻造出一支素质上高一截、能力上长一头、作风上胜一筹的“人社铁军”,走出了一条具有人社特色的“挂包帮”“转走访”扶贫攻坚的路子。

  目前,江西村约有800人实现转移就业,年务工收入达1600万元,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两个100%”有效落实,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都享受到了农村危房改造、人畜饮水、产业带动、教育帮扶、资产收益、就业培训、有序转移就业、金融扶持、生态扶持和低保兜底等一个以上的资金项目帮扶,贫困发生率从之前的28.4%,下降到现在的1.2%。

  配强干部 筑牢堡垒 精准发力 ——让人社扶贫铁军攥拳“领航攻坚”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扶贫干部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是群众脱贫的“助推器”,国家的好政策要落实到基层,得靠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扶贫干部队伍。

  江西村辖9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684户233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13户1190人,村内居住着哈尼族、彝族、汉族、傣族等6种民族。由于受地理条件、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较为单一,农户经济收入渠道较为狭窄,村民们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却难以甩掉戴在头上的穷帽子。

  为充分了解贫困群众的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三年来,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选优配硬“强”队伍、精准着力“育”队伍、健全机制“管”队伍、正面激励“稳”队伍等措施,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到实处,通过组织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走村入户认真开展调查,完善资料,全面摸清核对贫困户基本情况,准确掌握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和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积极协同当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脱贫发展计划,并及时调整扶贫发展思路和措施,研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确保帮扶工作见到实效。

  江西村箐头二组就发生了这样一个励志的故事。今年已经79岁的独居老人白发正,不等不靠,除了领取每个月85元的养老金外,不吃低保、不要儿子赡养,通过编筐、编簸箕、编竹箩来自立更生。

  “工作队的这些年轻人经常找人来和我买这些编出来的东西,我年纪大砍不动竹子他们又协调村里的人帮我砍竹子,以前买的人少收入低,现在零用钱也多了起来,过年过节还可以坐别人的车去上街玩了。”正在太阳下编竹筐的白发正老人一脸满足的笑着对记者说。记者了解到,在市、县两级人社部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助下,白发正老人靠着编筐每个月能有400元左右的收入。

  “脱贫工作千条线,穿针聚合在基层。通过强、育、管、稳等措施,有效地激发出驻村工作队员能干事、会干事、想干事的无限热情,在扶贫一线锻造出一支素质上高一截、能力上长一头、作风上胜一筹的‘人社铁军’,老百姓是真心把我们当做亲人”。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驻江西村脱贫攻坚工作队长、江西村党总支第一书记刘海清向记者介绍说,自挂钩帮扶以来,局里共选派出4批业务精湛、作风踏实的驻村工作队员,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市、县两级人社部门驻村工作队员在驻村期间,充分利用各种培训会、群众大会、入户走访调查、12333集中宣传日等重要活动日和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学校集中开学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在村委会开辟人社政策宣传栏进行社保、就业、社保扶贫政策宣传,并采取点对点、面对面的入户宣传方式,真正让百姓吃透政策“心里亮堂”。

  截至2018年,全局干部职工共挂钩江城县嘉禾乡江西村1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开展宣传活动40场,累计6750余人次参加发放各类扶贫政策宣传材料10000余份。

  因地制宜 找准产业 规范发展——让农户尝到甜头“笑脸常开”

  打赢脱贫攻坚战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既要解决好当下发展问题,也要解决好长远生计问题,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激发贫困群众自身的致富动力和能力是治本之策。

  江西村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和橡胶,其中茶叶种植面积2840亩,橡胶5170亩。仅这两项人均拥有面积就达4.41亩。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市、县人社部门结合江西村产业发展情况,首先重点做好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工作。通过采取“农户+专业合作户”的模式,在江西村茶叶生产加工大户中挑选懂技术、会管理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经营户,鼓励筹建江西村茶叶合作社,以生态有机茶叶为发展方向,引导村民发展绿色茶产业,提质增效促发展。

  其次聘请农业专家深入江西村,实地查看部分农作物种植情况,并结合土壤、种植、养殖条件和地理条件等实际情况,对江西村产业发展给予专业指导。根据专家建议和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再经过实地论证,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江西村农业产业发展提出了“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种养结合,以种助养;林下种养,双层套种”的产业发展建议,并给予化肥、农药扶持,协调生态养殖资金30万元。

  家住江西村酒房二组的杨洁正是江西村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后的受益人之一。由于生产技术的欠缺和茶叶品质不高,原来以种茶为主业的她和丈夫不得不为了生计和供养儿子上学,尝试了很多力所能及可以改善自家生活条件的事,在村子里做过杀猪卖的生意和外出打工、卖快餐等,但生活一直难有起色。

  通过茶园改造,村民们种出的茶叶品质得到明显提升,原来每公斤卖20元的茶叶现在最高能卖到每公斤26元,并且不愁销路。初尝甜头的杨洁和丈夫在2018年买了一台小型的制茶机器,以每公斤6元的价格收购周边村民采摘的鲜叶,并通过加工制作后出售给收购商,一年下来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如今家里不仅开起了小卖部,而且还买了一辆小型商务车用于货物的采购和茶叶的贩卖,和她一样通过实施茶叶产业提质增效,江西村很多村民的日子逐渐过得红火,盼头十足。

  精准对接 分类预测 稳定就业——让贫困人员脱帽“勤劳致富”

  贫困人口掌握技术,便有希望改变命运。开展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技术考核和就业培训是人社部门的主要职能之一,人社系统干部挂职深度贫困县,就要从自身职能职责出发,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聚集和培养人才。2018年以来,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选派两名科级干部赴澜沧、江城两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挂职县人社局副局长,主抓人社行业扶贫工作。

  江西村箐头二组的贫困户杨娅和丈夫杨永兵对此深有体会。自2018年开始,杨娅先后两次参加了由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组织的茶叶种植加工培训,每次为期7天,培训结束后教学老师还要对其进行统一的结业考试。在专家老师的指导下,原来制茶技术粗糙的她摇身一变,成了培训班里同学们学习的对象,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她加工出的茶叶,价格明显有了提高。

  “我以前缺乏技术,自己加工的茶不仅不好喝,拿到市场上也没人收,只能卖鲜叶。”杨娅告诉记者,通过培训不仅让她掌握了一定的茶叶种植与加工技术,还明显提振了脱贫致富的精气神,对往后过上好日子的信心也越来越足了。

  为进一步发挥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脱贫攻坚的积极作用,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劳动力转移就业为重点,采取培训与就业相结合,以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就业质量、稳定就业为目标,按照“一户一人、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的目标,大力开展“菜单式”技能培训,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和贫困劳动力培训需求。通过分类预测用工需求,为贫困人口提供针对性培训,对有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00%给予技能培训、100%推荐岗位,50%组织转移就业。对没有外出就业的劳动力,重点开展引导性培训。对有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适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重点开展创业培训。从2015年起至今,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共在江西村开展技能培训6期,内容涉及创业就业、茶叶加工、特色种植业(坚果)后期管理等方面,参训人员合计900余人次。

  江西村箐头二组的卢小彭是一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后返乡创业的代表。几年前他和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结伴到广东一家从事病虫害防治的企业工作,对于贫困山村出生的他来说,这份工作的薪资很是可观,吃住全包每月还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但是他却有着自己回乡创业的强烈意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家乡很常见却没市场的野生小苦瓜在外面的市场却很受欢迎,为此他决心要在种植野生小苦瓜上做点“文章”。从2017年底开始至今,卢小彭摸着石头过河,或上网查询或购买书籍,投入4万元从山里陆陆续续地往自家橡胶地里挖苗移栽了20亩的野生小苦瓜。他说,只要市场稳定,按照现在市场的行情每亩每年可卖到4500元左右,仅卖野生小苦瓜一年下来就能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在乡间小道中穿梭,在千重稻浪中急行。普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脱贫攻坚的一线,用心、用情、用爱谱写扶贫帮困的动人乐章,和贫困群众一起按下了江西村脱贫攻坚的“快车键”。(记者 李超)

  帮扶干部定期走访农户和农户一起劳作

  江西村箐头二组自力更生的老人。白发正 摄

  江西村箐头二组正在安装排污管和铺新路

  江西村箐头二组返乡创业的卢小彭和他种植的野生小苦瓜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