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8日 11:48:50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源头活水

  地点:按板镇

  方法:打出“组合拳”

  产业:茶叶、烤烟等

  成效: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坚实保障

  时下,走进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按板镇,苍翠的茶园正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文立村黄桑树村民小组村民阳学宏在茶园里忙着采摘茶叶,他高兴地介绍说:“我家有6亩茶园,树龄都在60年以上,近年来茶叶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我家靠种植茶叶不但脱贫,还致富了,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近年来,按板镇把优化产业结构、突出绿色发展、扩大产业覆盖作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措施来抓,根据农户实际情况,精准施策,打出“烤烟+蔬菜+养殖”“烤烟+茶叶+养殖”“林业经济+茶叶+养殖”等产业组合拳,力促户均有2项以上特色产业。

  此外,按板镇还大力实施“5+1”产业扶贫模式,引进镇沅农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生猪养殖产业示范区,1718户农户通过资金入股参与发展;加快实施生态立镇、绿色发展战略,扩大澳洲坚果、生态茶叶的种植面积;推广林下药材种植,引进镇沅江泰农业有限公司建设打造1000头生猪养殖小区和2000亩的水果种植基地;不断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立足老乌山古茶树林、菠萝坝水库及二道坝地理区位优势,打造彝族文化、茶文化等本土文化旅游业。

  按板镇的特色产业发展为农户铺就了致富路。2018年,全镇落实烤烟指导性种植面积14826.4亩,完成烤烟收购40774担,实现烟叶总产值5837.86万元,亩产值3937.5元;茶叶种植面积6781亩,采摘面积6739亩,毛茶总产量411吨,实现产值2062.7万元;种植坚果2439.8亩、中草药175.7亩;生猪存栏2.78万头、牛存栏7114头、羊存栏8823头、家禽存栏11.4万羽,为农户增收致富提供了坚实保障。(记者 钟云 臧灵)

  地点:勐班乡

  方法:以金力村为试点

  产业:甘蔗

  成效: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勐班乡根据乡情,制定以甘蔗产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以金力村为试点,多措并举优化农业结构,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因地制宜制定规划。金力村是勐班乡6个贫困村之一,有耕地面积29915亩。勐班乡根据金力村的资源优势,提出政府扶持、合作社主导、群众参与的发展构想,建立“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群众以土地流转的方法入股由村组干部带头建立的景谷盛泰水果专业合作社,获得长期分红。同时,合作社优先聘请入股群众为用工对象,群众可获得分红收益、务工收益两笔收入。

  紧锣密鼓宣传发动。勐班乡利用好脱贫攻坚中成熟的“四支队伍”力量,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相结合,进组入户召开群众会,做好甘蔗产业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多轮群众会的召开,共宣传发动29户群众流转800亩土地发展甘蔗产业,其中,建档立卡户24户,流转土地总面积700亩。

  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户与合作社按照“五五分成”比例,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户获得长期稳定可持续收入。同时,将合作社获得收益的10%纳入村集体经济,反哺村内建设发展。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勐班乡积极向上争取产业扶持资金100万元,用于合作社初期运营发展;成立甘蔗种植辅导组,安排部署乡农业服务中心技术员、甘蔗种植辅导员,深入田间地头,逐组开展“全覆盖式”甘蔗种植现场培训,并协调农资供应,解决农户生产问题。同时,加强后期跟踪管理,确保甘蔗产业稳步推进。(通讯员 陈润芝)

责任编辑:毛雪勰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