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首页 | 邮箱    
江城“六个一批”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实现梯度脱贫
//www.yunnan.cn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07日 18:24:00  来源:江城县广播电视台

  原标题:江城“六个一批”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实现梯度脱贫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结合地处边境,贫困面较大、程度较深的实际,扎实做实户户清、层层清工作,摸清找准低收入农户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症施策,以扶持产业发展帮扶一批、促进就业帮扶一批、统筹社会力量帮扶一批、生态补偿帮扶一批、激发内生动力帮扶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六个一批”的精准帮扶模式,确保低收入农户实现梯度脱贫,扎扎实实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向前推进。

  扶持产业发展帮扶一批

  一是制定了《江城县产业精准扶贫规划(2016年—2020年)》和茶叶、橡胶、甘蔗、坚果、水果、草牧业、渔业、生猪8个专项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编制完善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和县级项目库。二是在产业补短板上下足功夫,做好中长期产业扶持培育。凡是户均产业面积不足5亩、人均不足1亩的,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坚决补齐产业发展面积。并采取“给订单、教技术、大户带”的方法,给予扶持种植茶叶、坚果、砂仁、西番莲、水果、林下药材等产业,把有条件的低收入农户带入现有产业体系中,进一步提升带贫益贫的质量和效益,2018年全县已实施343户。同时,做好短期增收项目的配套,对有能力和具备种植养殖条件且收入支撑不足的农户,扶持短期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项目,如青贮玉米、水稻,养猪、鸡、牛等。三是积极推行“5121”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建立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目前,产业覆盖到42个贫困村、3.8万贫困人口。全县13个农业龙头企业、23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54个种植养殖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合作、订单生产、劳务用工、技术服务、产品收购、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先后与1008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关系,实现了利益联结全覆盖。四是立足江城县生态优势,扶持了茶叶、橡胶、咖啡、坚果、沃柑等产业帮扶项目,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并把发展现代农业、特色民宿、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林下经济等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项目向低收入农户倾斜。五是支持低收入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自营、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发展优质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六是实施生产经营性奖补。对发展产业进行产品出售的,实行定量考核,完成产量任务的按全年销售收入的10%以内给予奖补。每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奖补资金每年不超过1000元。七是创新举措,构建增收脱贫新机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基层组织+合作社+农户”“土地租赁+技术培训+返聘务工”“公司+基地+期货保险+产品收购+劳务用工”“技术服务+订单生产+委托经营”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目前,全县发展种植橡胶50万亩、澳洲坚果24万亩、茶叶17万亩、香蕉13万亩、咖啡7万亩、沃柑4万亩;建成3个橡胶加工厂、10个规模养殖场、12个标准化茶叶生产车间、18个扶贫车间。扶持带动全县42个贫困村,9613户贫困户,36534名贫困人口从事橡胶、茶叶、咖啡、坚果、香蕉、沃柑种植及黄牛养殖等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统筹社会力量帮扶一批

  一是进一步健全中央定点、省、市挂包单位的帮扶机制,由挂包单位和挂包人带头扛起低收入农户帮扶的责任。做到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中国宝武集团及省市各级挂包单位、挂包领导与贫困村、贫困户一一对接帮扶。二是持续开展“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积极引导云胶江城公司、牛洛河茶叶有限公司等一批现有企业,实施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产业项目,大力引进中澳农科、普庆公司等一批新兴企业,通过企业连接市场和农户,解决产品销售难题;帮助低收入农户通过生产合作、股份合作、订单帮扶、劳务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企业建立稳固利益联结,分享收益。目前,已实现44家县内企业、2个商会与35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7家龙头企业、49个专业合作社参与“5121”产业扶持。三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企业家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公益扶贫、捐赠扶贫等参与扶贫,2018年捐赠扶贫物资共计307.1万元。四是加大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2018年,在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的积极推动下,天然橡胶“保险+期货”获得理赔542.6万元,稳定了整董镇、曲水镇、宝藏镇、嘉禾乡四个(乡)镇3509户胶农(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71户)100078.57亩橡胶价格的收益预期。五是加大对低收入村、农副产品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企业、合作社、电商等经营主体通过集中收购、搭建产销平台、消费扶贫等多种形式,帮助低收入村、户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六是积极对接配合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推进“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用好名人效应助推脱贫攻坚。

  激发内生动力帮扶一批

  一是扶好思想之志。通过召开会议、入户走访、发放公开信等方式,进村入户宣讲各级扶贫攻坚工作政策和要求,讲解帮扶的目的,了解群众诉求。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转变群众思想观念,树立群众主人翁意识,激励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并成立了“自强、诚信 感党恩”宣讲团,在“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基础上,与道德模范巡讲、巡演有机结合,组建宣讲队伍,推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理念入脑入心。2018年,宣讲工作进乡镇、进社区、进村组、进学校、进单位等,共开展宣讲98场次。开展送戏下乡52场次,覆盖每个贫困村。二是扶好文化之志。把教育扶贫作为拔除穷根的根本之策,在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扶贫相关政策的基础上,继续实施资助政策,全力保障学生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面改薄20条底线”全部达到标准要求,普及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三是扶好生活之志。实施积分制管理。2019年1月,开始实施积分制管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秉承“爱心扶贫、用行济困、全民文明”的宗旨,用积分换取生产生活用品的方式激发群众在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的内生动力,实现扶贫与扶志并行,物质脱贫与思想脱贫同步,为全面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

  促进就业帮扶一批

  一是精准就业帮扶。精准摸底调查,动态掌握低收入人群就业状况、技能水平、求职和培训意愿等信息,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管理制度,将有转移就业意愿的低收入劳动力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指定职业指导人员、量身定制就业援助方案、提供职业指导和就业介绍服务等措施,对低收入农户实施精准就业帮扶。2018年组织开展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7期,发放就业政策和活动宣传册4000余份,完成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1500人次。二是增加岗位让低收入者就近就地就业。开发环境卫生保洁员、村组公路管护员、河道管理员等多种形式的农村公益岗位,优先吸纳低收入劳动力就业。2018年,设置了1238个公益性岗位,使1238名困难家庭成员实现就业。2019年,计划设置农村公益性岗位6类,岗位增加至2247个。三是开展对低收入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培训,成立脱贫攻坚培训中心,统筹各类培训资源,以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为导向,加大订单式培训力度,力求每一位低收入农户人人掌握一门技术,同时加大职业化培训力度,引导低收入劳动力,特别是新生代和少小民族劳动力,进城实现长期稳定就业。2018年,全县投入培训资金151.6万元,培训1117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80人次。2018年—2019年,对少小民族——瑶族群众开展整族提升培训,计划培训20期1000人次。

  生态补偿帮扶一批

  江城县紧紧围绕“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要求,因地制宜以生态补偿助推贫困人口及低收入农户有持续稳定收入。一是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退耕还林1万亩,补助资金900万元,符合退耕政策的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全覆盖。二是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2018年,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补助76.65万亩,补偿资金898.61万元;实施天然林停伐保护补助132.2万亩,补偿资金1732.92万元;选聘118名贫困人口参与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停伐管护工作,发放工资187.23万元;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低收入农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843名,发放工资595.5万元。2019年,计划选聘983名。三是加大生态草原保护力度,实施第二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210.48万亩,补助资金662.55万元。四是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落实建设太阳能热水器等农村能源项目补助70万元,改善了700户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一是不断完善健全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健全针对各类生活困难人群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自然灾害生活救助、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切实维护好保障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二是落实提高兜底保障标准。从2018年7月1日起,江城县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标准从原来的170元提高到213元。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从每人每月555元提高到666元,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每人每月680元。三是加大医疗救助,解决重病家庭困难。做好农村特困人员参合费代缴工作,2018年代缴农村特困供养人员及非建档立卡低保户参合费33.66万元。做好医疗救助工作,2018年,共实施特困人员“一站式”救助73人,发放救助金34.7万元;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111人,发放救助金42.7046万元;上报市级重特大疾病救助34人,发放救助金88.5788万元。做好临时救助发放工作,2018年,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127户143.3万元。做好残疾人补贴发放工作,2018年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49.1万元。做好高龄补贴发放工作, 2018年,全县共有80岁至100岁以上老人1914人,共发放资金188.631万元。做好受灾群众的救助工作,对云南墨江5.9级地震造成的住房受损,开展农房恢复重建及救助工作,全县共安排修复加固户501户;过渡期救助按每人每天20元发放,救助90天,共发放资金30.04万元。四是落实好兜底脱贫各项政策。

  通过开展“六个一批”精准帮扶,江城县42个贫困村,10084户38979名贫困人口中的15个贫困村,6772户26532人已实现梯度脱贫出列。(陶汝燕

责任编辑:邓蕊丹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