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我们的路,好了!”
——改革开放40周年镇沅交通事业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6日 10:58:16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我们的路,好了!”——改革开放40周年镇沅交通事业发展综述  

  位于无量山和哀牢山之间的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境内重峦叠嶂,江河盘绕,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曾是滇西南重要的交通要道,多条“茶马古道”“盐马古道”从境内通过。县内著名景点“难搭桥”就是当年古驿道遗址。“难搭桥”是一座横跨悬岩峭壁间凌空飞架的石拱桥,由于工程艰巨难搭而得此名。改革开放40年来,镇沅的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询问镇沅人感受最深的变化时,大家脱口而出的第一项,无疑是交通——“我们的路,好了!”

  改革 掀开历史新章

  改革开放前的镇沅交通基础设施如何?

  据记载,1974年,全县9个公社和1个乡(镇)通了公路,但其中100个大队仅有44个通了公路。1978年,扩修了田坝、勐里、九甲和丫口公路;铺设了学者公路、文者公路、小景线恩乐至景东隔界段、振景路、勐振路K51—K65段、景五公路勐振段、勐五段、恩水公路镇沅段弹石路面。

  改革开放后,镇沅的交通建设突飞猛进,公路里程迅速增加,公路的标准和质量也大大提高。到1997年5月,建民、那洛、文兴、沙河、白水、新建等6条公路全部修通。至此,镇沅全县110个村(办)全部通了公路,提前3年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目标。此外,国家林业部、镇沅金矿、县烟草办、县淀粉酒精厂也分别修了专用车道,至1998年底,全县有林道、松脂道、蔗区道、烟区道、薯区道共计2515.5公里,在服务本专业生产的同时,改善了全县的交通状况。在县、乡(镇)公路干线修通后,群众修建公路的积极性高涨,先后修建了村社公路431条,共计2054.2公里。此外,到2003年底,全县共修建大桥3座,中桥20座,小桥77座,并修建了大量村社公路桥梁。

  “十一五”期间,镇沅共实施公路项目1656.8公里,建成农村客运站7个,建设桥梁19座,共计完成投资3.6亿元。到“十一五”结束,全县各种公路里程总计5000余公里,乡(镇)均拥有一条硬化路面,建制村均实现了通达,98%的村民小组通了公路。

  “十二五”期间,镇沅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路网结构不断优化。5年里,共完成投资14亿元,实施公路项目77个1173.5公里,完成了恩乐民江大桥、仰里村石拱桥、勐大圈田街河桥、振太山街黑麻河桥等7座桥梁建设,完成了田坝、者东客运站和秀山码头建设。全县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迅速提高,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干线公路基本实现硬化,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4852.6公里,比2010年增加1357公里。按行政等级分,省道230公里,县道499.6公里,乡道1149公里,村道2974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三级公里36公里,四级公路1258.6公里,等外公路3558公里。公路密度达117.2公里/百平方公里,比2010年增加32.78公里/百平方公里。9个乡(镇)均拥有1个5级以上客运站,84.4%行政村实现通畅。

  路通了,世界就大了。今年39岁的者东镇樟盆村麦子地村民小组村民雷艳菊向记者描述,“小时候不通公路,读书要爬山走很久才到,很累。我18岁时,村里的路通了,大家眼界也远了,不少年轻人就开始外出打工,我家兄弟姐妹几个也陆续走出了小山村。”

  46岁的古城镇建民村田坝村民小组村民杨家富说:“我13岁的时候,从家里到古城镇上只能走山路,要‘两头黑’,就是这边出发时天还没有亮,到达时天已经黑了。村民们赶街喜欢去墨江新抚,因为离那边更近一点,但是背着山货也要走3个小时。现在路通了,无论是卖山货还是外出务工都方便,村民的日子都越来越好。”

  管护 巩固公路发展成果

  公路发生了变化,公路养护体制也发生了变革。

  2006年底,镇沅被列为全省公路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县之一。改革到2007年12月底顺利完成。通过改革,镇沅建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机制,县上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段,乡(镇)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村级设立公路协管员。

  改革后的公路养护体制为“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了机构、人员、制度三保障,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有路必管、管必到位,有路必养,养必优良”。公路管理部门还根据季节特点,有步骤地实施修护,公路的坑槽、沉陷等病害得到及时消除,路面通行质量有了较大提升。同时加大投入,对恩文公路、红塘公路等部分主干道进行了绿化。

  修了一辈子路的老工人许有兴回忆过去时说,“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在公路养护道班养护公路。过去,我们清理塌方基本靠人力,用锄头清理路面,用镰刀除草,用马车拉土。现在的工人用除草机、切割机、开缝机,还有各种工程车辆。过去要挖10多个小时甚至几天的塌方量,现在几个小时就完成了。”

  2011年以来,全县共实施大中修项目31个、路网改造工程19个(安防工程8个、危桥改造工程11个)。县道畅返不畅整治项目7个共123公里,主干道修复工程项目6个123公里,全县公路安保设施不断完善。

  便民 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逐渐完善的路网建设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但解决了群众乘车难的问题,安全、便利、舒适的运输服务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越来越强。

  61岁的老驾驶员王平江是一位镇沅交通运输40年发展成就的见证人。1983年,交通部提出“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的改革方针,突破所有制的束缚,允许个体户进入运输市场。于是,原本是里崴公社拖拉机驾驶员的王平江开始跑运输。

  刚开始,王平江用拖拉机载人载货,1984年他开上了蓝箭车,1995年他开始跑固定的客运班车。当年,王平江从勐大公社到里崴公社仅仅18公里的路上要过9道河。河面上没有桥,驾驶员凭着经验寻找水浅的地段涉水而过,旱季容易一点,雨季的时候客运班车常常被迫停运。在王平江的记忆中,从里崴到恩乐的道路,最开始是土路,客车在顺利的情况下要跑5个小时,如果遇到塌方、泥泞陷住车,就要10多个小时,每个驾驶员都会在车上备着锄头、撬杠等工具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后来修了弹石路,随后修了沥青路,客车全程只需2.5个小时,通达时间减少了一半。

  王平江对记者说:“跑这条线的驾驶员换了很多个,但只有我从始至终坚持下来,时间长了,沿线的老乡都记住了我,喜欢坐我的车。我看着这条路一点点变好,老乡们的生活也和公路一起发生了变化。最开始,坐车的人少,仅仅一天一班车仍然坐不满,车子经常放空跑。到近几年,一天4班车,日常上座率几乎都不少于60%。现在,我已经退休,家里的侄姑爷也开始跑车,从恩乐镇往勐大、里崴送邮件和包裹,一天一趟,很方便。”

  记者从镇沅县交通运输局了解到,近年来,镇沅积极加大农村客货运网络建设力度,按照“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保安全”的原则,逐步增加行政村客运班线,提高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截至2017年底,镇沅有市际班线7条,县际班线14条,县乡(镇)班线22条,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覆盖9个乡(镇)、辐射邻近6个县、4个地州的道路旅客运输网络。

  与此同时,全县货运市场稳步发展。截至2017年底,有货运经营户1713户,货运车辆1926辆,客运企业4户,客运车辆178辆,机动车维修经管户262户,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业户3户,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1个,汽车租赁业户3户,车辆11辆。

  加速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十三五”以来,镇沅县交通运输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四好农村公路”指示,结合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确定了“以公路建设为主导,以航空、水运为补充,构建‘建、管、养、运、安’五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的发展思路,交通规划投资208亿元,其中公路建设规划投资200亿元、航空投资6亿元、水运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高速公路2条,即墨临高速120公里、振景高速11.1公里;二级公路1条,即文团公路68公里;三级公路2条,即国道215恩乐至湾塘公路68.68公里,恩九公路67.6公里。规划实施部分县道路面修复,乡(镇)村路、村组公路硬化,并实施部分桥梁、客运站点和物流中心建设。

  为补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短板,镇沅交通建设以遍地开花的方式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掀起了大干交通建设的新一轮热潮。据统计,2016年至今,镇沅交通建设共完成投资41.81亿元,其中,实施墨临高速路建设120公里,完成投资29.06亿元;二、三级公路建设204.28公里,完成投资5.42亿元;实施乡(镇)村、村组公路硬化890.68公里,完成投资5.09亿元;实施移民路18.39公里,完成投资0.098亿元;实施砂石路建设2500公里,完成投资0.83亿元;实施组内串户路1391公里,完成投资0.598亿元;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个,完成投资0.054亿元;实施危桥改造项目6个,完成投资0.063亿元;县道修复工程5个137.7公里,完成投资0.45亿元。

  通过努力,镇沅公路发展再次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县道干线公路损毁路面得到了大范围修复,100%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的目标提前实现,通自然村公路全面实现通达,硬化率超过40%。同时,广大农村公路危险路段安防设施进一步完善,公路管养进一步规范,全县农村公路安全畅通水平显著提升。至2018年,镇沅公路里程达6865公里。按行政等级分,国道314公里、省道227公里,县道495公里,乡道882公里,村道4947公里。按技术等级分,三级公里124公里,四级公路5683公里,等外公路下降为1058公里。按路面等级分,沥青路面788.7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2936.4公里,其余为砂石路面。公路密度达到了16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县路网结构不断优化,形成了一个以县城恩乐为中心的“四纵一横”和“一条连接线”为主骨架和干枝相连的公路网结构,交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和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作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记者 王福蓉)

责任编辑:普腾中木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