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走出新路再唱新歌:
西盟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1日 15:38:00  来源: 云南网-普洱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走出新路再唱新歌——云南西盟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纪实

  9月28日,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同志对“普洱西盟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带领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的做法作出批示:西盟的做法和经验很好,请综合司编发信息,各地学习借鉴。10月25日,国务院扶贫办《扶贫信息》2018年第80期刊发了《云南西盟“六强化六起来”激发内生动力》的典型经验。

  究竟是怎样的做法获得了如此肯定?西盟佤族自治县究竟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脱贫攻坚工作新路子?

  西盟地处中缅边境,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也是《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受制于历史和现实诸多原因,西盟在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中遇到了人的困局、组织困局、治理困局,出现脱贫攻坚成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缺乏坚强有力的“主心骨”,使广大农村陷入治理难、脱贫难的“死循环”等问题。

  面对困局,西盟按照“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工作思路,以“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为载体,突出“六强化六起来”,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有效融合和贫困群众精神与物质“双脱贫”“双摘帽”的新路子,实现了带领阿佤人民再唱新歌的显著成绩。

  “六强化”与“六起来”的加法

  强化组织引领,把群众“联起来”。结合基层党组织人手少、事务多、工作局面难打开的实际,以成立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强化党在农村的组织领导,对100户以下的村民小组设委员5名,100户以上的村民小组设委员7名,配合村“两委”积极开展助民排忧解难,矛盾纠纷化解,文明新村建设,脱贫项目推进等工作,用有力的执行力引领群众激发参与脱贫的内生动力。西盟366个自然村相继成立了“脱贫工作委员会”,选举产生委员 1847名,党在农村的领导力量得以强化。

  强化激励约束,让群众“动起来”。西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针对部分贫困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陋习,推行了“强化激励约束,让群众‘动起来’”的脱贫攻坚激励机制。各“脱贫工作委员会”积极配合村“两委”党组织,用“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扶持”的激励举措,多方式调动群众打赢脱贫战的主体潜力。

  强化岗位设置,让群众“干起来”。在各自然村民小组设置了生产发展、水电维护、保育看护、环境清洁、村级道路、河道维护等公益性就业岗位;实行每月一次完成岗位业绩评定打分制,按好、较好、差3个等级对贫困户履行劳动实绩给予审定,劳动积极、按时按质完成的贫困户给予足额发放岗位薪酬,未完成任务的少发或扣除部分岗位薪酬,帮助群众增强勤劳敬业责任感。

  强化党员帮带,把群众“带起来”。结合“脱贫工作委员会”60%以上是党员的实际,采取“强化党员帮带,把群众‘带起来’”的方式,率领贫困群众参与脱贫。要求村主任及委员负责联系10至20户农户(包括建档立卡户和非建档立卡户),从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坚定脱贫致富决心入手,以“一帮一、户帮户,一带多户、多户带一户”等方式,切实让群众干起来、劳动起来、发展起来。

  强化素质提升,让群众“强起来”。抓住“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契机,引导贫困群众学习中央、省、市、县扶贫路线方针政策,引领群众增强“四个意识”;有组织地开展科技种养、专业技能技术、安全生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等技能技术培训,让帮扶家庭掌握1—2项实用技术;分批次地组织帮扶对象到龙头企业、致富能人、产业示范区参观见学,用身边的典型、看得见的模范、可借鉴的经验启发群众发展产业。2018年以来,西盟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56期27193人,实现新增转移就业1.7万人。

  强化产业带动,让群众“富起来”。勐梭镇的班母村委员会,紧扣脱贫任务,大力推进“强化产业带动,让群众‘富起来’”行动,以“股份联结、劳务联结、订单联结、租赁联结、保险联结、激励联结”等方式,拉紧贫困群众与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之间的利益联结链,引导群众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转变,让农村产业向组织化、规模化发展。

  “不撤走”与“不可挡”的加法

  村民小组脱贫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充分发挥了群众自治作用,并将其完善机制化,从而建成了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可以说,这样的工作队伍,不仅不会撤走,还会不断充实完善,形成一股势不可挡的力量。

  勐卡镇莫窝村五组村民岩散,自参与本村定岗劳动后,对该村 50 米组内道路两旁的环卫管理是尽心尽责,在“脱贫工作委员会”的监督下,环境清扫不仅能每天坚持,身上的“懒病”也得到了根治。全县2镇5乡的村民小组,通过这一途径使村内的闲置土地变成了耕地,敬老孝老、村庄环境提升、邻居和谐已成了阿佤人民文明兴村的风尚,已设置生产类、公共服务类岗位10507个,岗位帮扶对象人均年增收在1700元以上,“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已成为广大贫困群众自力脱贫的行动自觉。

  勐梭镇班母村十四组按照“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依托本村的红太阳劳务合作社,成立“扶贫车间”,将有劳动力但无法通过自身发展实现脱贫的贫困户纳入“扶贫车间”,成为“车间”里的劳务工人,让工人在参与产业发展的同时实现打工就业,产业带动已让该村10户贫困户实现固定就业、有30余户贫困户由委员牵头,实现就地务工,仅2017年,全村实现外出务工收入达31200余元。班母村富母乃村民小组的宣传委员二妹,用养蜂技术带领本村9户贫困群众发展野生生态养蜂产业,通过短期扶贫,帮助贫困户娜哈实现当年扶贫家庭人均增加2500 元以上。新厂镇永广村用这一方式,组织全村457户村民开发种植皇竹草372亩、青贮玉米1345亩,户均年增收达5600元以上。

  这让我们看到了“志”“智”结合所产生的力量。在西盟,“志”“智”结合已焕发出势不可挡的攻坚力量,这力量让阿佤人民走出新路、再唱新歌,全面小康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记者 张国营)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