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脱贫攻坚 >>  正文
农村危房改造实现“真安居”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0日 16:04:54  来源: 云南网-普洱新闻网
分享至:

墨江雅邑镇雅邑村大龙潭村民小组

  

  多年来,普洱市坚持把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作为一项长期的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抓实、抓好、抓出成效。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农村民房质量得到整体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一步增强,在近年来的历次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的民房无严重损毁倒塌,经受住了地震考验。同时,全市农民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形成了一批批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具有地域特征、历史文化、民族特色、传统风格的美丽宜居村庄。

  云南墨江5.9级地震,近3万户农危房改造房中,C级农危房改造房没有出现严重受损或倒塌,拆除重建的农危房无轻度受损——

  2018年9月8日发生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5.9级地震,是我市近4年来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地震发生后,省、市、县三级住建系统抽调400多人成立了23个专家组,以震中为中心,对20平方公里内11575间房屋进行了拉网式应急评估。所评估的房屋中,评定等级为绿色可以使用的房屋,农村危房改造的房屋占98%,损毁的房屋多为老旧自建房屋。可以说,此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农村危房改造房立了大功,成为一项在关键时刻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心工程。

  强震之中无伤亡 农村危房改造功劳大

  “这次地震我家的房子基本没受影响,裂缝都很不见,但邻居家的房子瓦片噼里啪啦的全掉了,房子也斜了,好在当时他家里没人,不然肯定要有人受伤。”9月11日,云南墨江5.9级地震震后第四天,记者来到距离震中直线距离仅6公里的通关镇回龙村丫期二组村民黄文周家,他向记者描述了地震发生时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感激地说:“幸好家里进行了农村危房改造,我们全家才在地震中保全,真心感谢政府。”

  一场地震,两类房屋两种结果。记者在丫期二组震后现场看到,虽然仅相隔几步路,但在遭受5.9级地震和两次震级分别为4.1级和4.7级的余震后,黄文周家的房子经受住了考验,经过住建系统应急评估专家组的评估,黄文周家的房屋仍然可以使用,而邻居家的屋顶瓦片已经全部震落,房体也出现倾斜,经过评估,被认定为“禁止使用”,必须拆除重建。

  虽然家里的房子还未进行农村危房改造,但回龙村村委会副主任马晓泉也切身感到了农危房改造带来的安全感。“地震发生时,我们第一时间往外跑,在房外看着自家的房子瓦片一块一块往下掉,房子剧烈震动,墙砖开裂,但旁边做了农危房改造的邻居家一点事也没有,瓦片都没掉,我就后悔没早一点申请进行农危房改造。”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省、市、县三级住建系统抽调400多人成立了23个专家组,他们以震中为中心,对20平方公里内11575间房屋进行了拉网式应急评估。

  “截至9月11日上午11时,我们所评估的房屋中,评定等级为绿色可以使用的房屋,农村危房改造的房屋占98%,损毁的房屋多为老旧自建房屋。”住建系统应急评估专家组第五小组组长曾红培告诉记者,“可以说,此次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农村危房改造房立了大功。”

  科学改造农危房 农村危房改造“暖民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实干是最好的政德。在黄文周家,记者看到墙角有新增加的四根构造柱,屋顶也换成了漆着铅灰色防锈漆的树脂瓦。

  记者了解到,黄文周家仅有两口人,他本人因疾病丧失了劳动力,弟弟仅有小学文化,主要靠在外给人打零工补贴家用,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去年墨江住建局组织的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危险等级认定中,黄文周的房子被确定为C级危房,需要进行维修加固处理。

  记者了解到,在墨江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中,墨江住建局专门组织了64名专家,以每个组不少于3名专家的标准到各个申请进行农村危房改造的村、组进行实地测定。回龙村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是墨江住建局局长黄泓帆负责的村子之一,仅黄文周家他前后跑了就不下七八回。

  黄泓帆告诉记者,经过勘察,他们发现黄文周家房子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房顶塌陷变形,造成局部漏水;二是建造时没有设计立柱,导致房屋支撑结构不稳,一旦出现地震灾害很容易倾斜、坍塌;三是房屋没有设计过梁,房屋整体性和抗震性较差。

  通过政府补贴的2万元农村危房改造资金,自己投工投劳,黄文周按照县住建局组织的专家组提出的改造方案,在增加了四根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加强抗震性之外,还将整个屋面全部揭开,换掉了腐朽的檩条和椽子,然后给屋面整体加了一层木工板,最后再重新敷上树脂瓦,彻底解决了渗漏问题。

  普洱处于地震带,属于地震活动活跃地区,但农村群众建造房屋普遍缺乏抗震意识,为降低建造成本,房屋普遍无抗震设计,房屋安全性差。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化被动救灾为主动防灾减灾,普洱市从上到下有着统一的思想认识。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市住建系统在积极引导群众提高质量安全意识,增强抗震防灾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完善各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机制,不断规范乡(镇)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对农村危房改造的申报、审批、施工、验收等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严格执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并由县(区)政府统一购买技术服务,对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监理,严把设计、建房审批关,从源头控制好建房质量。此外,在农村危房改造竣工后,还按照乡(镇)初验通过后申请县级验收的程序逐级验收,使建房质量安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

  而此次地震震中所在地墨江,在实施农危房改造工程过程中,由住建系统专门请了省、市农村危房改造专家团队操刀设计。按照危险程度,从低到高,全县农村危房被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B两级,通过简单局部修缮就可解决问题。除了需要拆除重建的D级危房外,通过考察、测绘、论证,农村危房改造专家组对不同类型的C级危房量身定制了不同的加固方案,通过采取支撑、拉接、紧固等措施提高房屋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房子的选址安全、承重稳定、抗震构造等因素也被全面纳入设计。

  “2009年到2016年,墨江共有16575户拆除重建的农危房,2017年到2018年,改造C、D级农危房11832户。”黄鸿帆告诉记者,在云南墨江5.9级地震后,住建系统应急评估专家组评估下来,在这将近3万户的农危房改造房中,C级农危房改造房没有出现严重受损或倒塌,拆除重建的农危房无轻度受损,是关键时刻保障老百姓安全的民心工程。

  “八字方针”解难题 农村危房改造惠百姓

  一场大雨让回龙村碧空如洗。在回龙村曼吉村民小组,经过加固改造后的房屋在此次地震中经受住了考验。

  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过程中,我市确立了“坚固、实用、经济、美观”的八字方针原则,要求方案设计既符合国家要求,又能体现出普洱地域特色,尽量保留农村建筑的风貌特色和历史根源,使改造好的房屋充分融入当地自然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积极探索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4类重点对象的安全住房建设方案,鼓励各县(区)结合当地实际,创新村、组保障房、周转房的建设和管理模式,通过村民帮建联建、投工投劳等方式兜底建设安全住房,由县(区)、乡(镇)筹措资金帮助建设30—40平方米的基本安全住房。墨江便结合各乡(镇)实际,集中或零星统建不低于户均30—40平方米安置房进行安置,由乡(镇)人民政府牵头,县民政局、县住建局配合,根据无力建房特困户家庭情况进行设计和建设,村组积极组织干部群众协助无力建房特困户投工投劳建设,确保特困户住上爱心房、安全房。与此同时,各县(区)结合实际情况将非4类重点对象与4类重点对象危房同步实施改造,按照保证年度脱贫任务的目标自筹资金进行非4类对象的C、D级危房改造。

  凭借着创新和实干,凭借着汗水和智慧,全市农村居民住房质量大幅提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

  黄泓帆表示,农村危房改造经过此次地震的考验后,县里将总结上一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高规格、高起点的做好重建规划,使人民群众有一间安全稳固的住房,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未改造过

△改造过

  (记者 王博喜莉/文 吕禾/图)

责任编辑:普腾中木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