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马婷:脱贫一线的“铿锵玫瑰”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3日 17:56:52  来源: 云南网-普洱新闻网
分享至:

  马婷,是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检察院的一名普通干警,2017年5月,镇沅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她主动请缨获批成为一名驻村干部。

  听说马婷要驻村,有人劝她别去,说太辛苦;有人说她不懂农村工作,会自找苦头的;也有人说她狠,抛下需要照顾的患癌的丈夫……马婷只是笑笑说,丈夫治疗后身体逐渐康复,和丈夫日子长着呢,而脱贫攻坚更需要她。

  真情驻村“驻”进村民心里

  刚到按板镇文立村时,马婷准备先找村民了解情况,根据贫困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但部分村民却对她爱搭不理。

  为了获取村民的信任,马婷和工作组的同事,学习理论、研究政策,到田间地头了解情况,走家串户查找穷根,入村不久,就走访了全村所有贫困户,做到村里的“大事小情、家长里短”都了然于心。

  一次,一户2014年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觉得自家脱贫退出时间太早,没有像其他贫困户一样享受到相关扶持政策,三番五次到村委会找村干部、驻村队员“讨说法”,马婷三次到贫困户家中,拉家常、讲政策,直到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

  当得知文立村需建盖垃圾池以提升人居环境时,马婷主动向单位领导汇报,争取资金支持;村干部妻子生重病时,马婷积极组织爱心募捐;文立村9名贫困学子考上大学后,马婷积极向单位争取助学金……半年时间,马婷共为文立村募集了8万余元的帮扶资金,价值2万余元的生产生活物资。

  马婷常常与村干部到十里开外的组上走访贫困户、低保户等群体,白天农户做农活,晚上才能召开村民小组会、家庭会,马婷经常半夜奔波在颠簸的山路上,凌晨2点才能回到村委会。为了让村民了解并记住脱贫攻坚政策,她几次自己掏钱购买牙膏、香皂、毛巾等当做小礼品,到村民小组开展扶贫政策知识抢答活动,让扶贫政策深入人心。为了解决村民喝水难的问题,自己掏钱为百姓购买水管,让村民能喝上纯净的山泉水。她还利用村委会的大喇叭,开展党和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播报……

  雪中送炭的实质性帮扶在第一时间拉近了村民和工作组的距离,村民们被马婷的真情付出深深打动,马婷得到村民信任,工作开始进入正轨。

  用心做事台账成为示范

  去年8月以来,马婷又多了一个“头衔”——文立村档案组组长。71户贫困户档案、20户易地搬迁户档案、贫困对象动态管理档案、全村脱贫攻坚档案、党建档案等台账,必须规范整理永久存档并上报输入省、国家脱贫数据库。马婷组织村干部及工作队员,一起整理档案,整理档案不能错一个字,甚至修改一个符号就得重新再来。就这样,文立村的台账成为了按板镇示范点,被当做模板供各村学习借鉴。

  在村干部及驻村队员的努力下,文立村道路硬化了,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人均纯收入比去年提高了600-800元,受到了县、镇领导的肯定。

  质疑中起航却收获满满

  问及马婷扶贫驻村日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她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为百姓做实事,得到群众的认可。

  驻村半年多,马婷只请过两次假。她把村里的宿舍当成了家,把贫困户当成了家人,却把需要人照顾的丈夫留在家里。周末,丈夫常常到村里帮她做台账,搞宣讲,洗衣做饭,她累了,丈夫就会心疼地帮她捶背揉肩,还说:“你在哪儿,咱们的家就在哪儿。”马婷感激丈夫对她的爱,时常觉得亏欠丈夫的太多。

  马婷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以及同事和镇村干部的称赞,被普洱市人民检察院荣记个人三等功。

  今年初,马婷怀孕了,但她没有为此耽误工作,依旧四处奔波。但是由于情况特殊她结束了驻村工作,马婷说,驻村的日子是她一笔宝贵的财富,她在“苦心志、劳筋骨”的驻村扶贫工作中,丰富了人生阅历,也磨练了意志。

  (记者 苏燕)

△马婷向村民宣传扶贫政策和知识(镇沅县妇联)

责任编辑:普腾中木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