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西盟“小而美” 城区变景区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7日 16:52:12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龙潭山水映衬下的西盟县城

  一座建筑一幅画,一条街区一道景,整个佤山一公园。

  在城市建设中,西盟佤族自治县将生态理念和民族文化融入城市建设的每个细节,经过十余年系统的探索城市设计和建设路径,打破了“千城一面”的格局,2017年被住建部列入“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城市”,是全国入列的两个县(区)之一,成为全国山地城镇、特色城镇、幸福城镇建设的典范。

  “把城市建设得像景区一样美,不仅仅是为了好看舒适,目的是要实现一座城市的交换价值,让城市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发动机’。”普洱市副市长、西盟县委书记杨宇认为,一座城市的价值包括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实现使用价值后,还需要思考如何发挥城市的交换价值,西盟县结合生态山水和佤族文化将县城做成童话般的宜居之地,正是要用城市之美换来更多的人气,助推全县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崇尚自然建生态山水城

  “这是一座原始森林中长出的城市,市民就生活在4A级景区里,行走在负氧离子多达2万的街道上,一不小心就会‘醉氧’。”说起西盟城市之美,西盟县住房城乡建设和环保局局长李先波这样描绘。紧邻天然湖泊的县城,在建设中,着力突出生态保护和山水融入优势,如今县城成为一座“小而美”的生态之城。

  西盟县城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小城漫步,晚上可以听到蛙声,早晨能听到虫鸣鸟叫,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西盟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最美风景县云南十佳”。

  “像对木依吉一样敬畏自然,爱护环境;像江三木洛一样公平正义,和谐相处;在安木雅的护佑下平静宽容,快乐生活。”这是这座城市里人人熟知的《西盟公约》。在这样的建设理念下,西盟打造生态之城。“一棵树,能不动,我们就不动。除了来自大自然的雨水泉水,生活产生的污水一滴也不能进入龙潭。”李先波说,将城镇空间融入大山水格局,实现山、水、城相融,建筑高低错落,城市在森林里形成“部落”景观效果。

  建筑主体不超过21米,容积率控制在1.2左右,建筑密度30%……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西盟县根据周边的山水环境和功能特点决定开发强度,实施中不断摸索,找出了一个既符合城市建设理念,又能将群众建房利益最大化的需求相平衡。结合绿化指标、建筑密度等,控制建筑物体量和容量,并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时把标准确定了下来,建起了规划馆。

  龙潭山水是县城的灵气所在,西盟县按照海绵生态城要求,在水、电、路、污水、雨水等各个方面建起了完备的环保基础设施,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全部按国家标准进行处理,杜绝城市建设损害生态环境的情况发生,为子孙后代守住青山绿水。目前,西盟城区加上龙潭公园,正在全力打造国家5A级景区。

  文化为魂建特色“佤部落”

  看着整个城市的风貌因自己的设计变出高颜值,佤族文化元素在一栋栋建筑上凝固成永恒,设计师钟默觉得自己这10年的坚守也算值了。2008年,西盟县启动实施建筑物特色风貌改造工程,在县城选取沿街两栋建筑物开展试点设计,随后推广到政府机关大楼、群众居民楼等,形成了风貌整体统一的佤族特色小城。

  “用了两年时间挖掘整理佤族文化元素,在10年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摸索,形成了一套有佤族特点的城市风貌设计体系。”钟默是西盟本地人,作为风貌设计团队主力,他让正在消失的佤族传统干栏式建筑的“基因”,经过加工提炼后在现代建筑上“重生”:四面坡的“马屁股”屋顶造型,赭红色的建筑主体颜色、用铝制的仿真茅草屋模样……佤族文化元素在建筑上灵活呈现。

  文化为魂,让西盟每一栋建筑都有了个性,都是一件佤族文化艺术品,整个城市在眼前呈现出佤族韵味。

  “佤族崇尚自然,城市的主色调是自然色,来自于竹、树、草的颜色,黑色和红色是佤族服饰上常用的颜色;还有菱形,是牙齿转变过来的,锋利的牙齿是佤族的原始崇拜;房子上的小米雀形象,和佤族的创世史诗司岗里有关;牛头门是佤族代表财富的象征,寨心桩、膘牛桩是代表团结和凝聚力。”钟默一一介绍建筑上的佤族文化元素,它们来自于生活和自然,实现对佤文化的另一种传承。

  有理念、有设计,更要有执行。西盟县对规划区内新建建筑物风貌进行严格审批,不仅要有建筑施工图还要有风貌设计图。同时采取政府补助70%的改造成本,引导群众对自建房实现风貌统一。风貌建设的实际效果群众都看在眼里,如今,这一补助政策虽已经取消,但群众在建新房时都主动按照整体风貌进行设计。有民族文化的底蕴作为支撑,城市呈现出民族特色,让西盟佤族群众更有文化自信。

  以人为本建幸福小城镇

  以“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为城市品牌的西盟县,是一座很容易被人记住的城市,来过一次、看过一眼,其模样便深深印在了脑海中。西盟和其他城市太不一样了,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霓虹灯、没有城市的喧嚣,宁静得像一座古老小镇;西盟太有自己的特色了,这座城的整体色调、建筑风貌、龙潭山水都显现出自己的风貌,生活在这里,其心境回归到了自然之子的原貌。

  “我们希望西盟能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代表一种简单快乐的生活哲学,这里的生活,仿佛回到了人类童年时期的纯粹。”杨宇这样阐释“人类童年·西盟佤部落”的城市品牌内涵,作为从原始社会走来的“直过区”,西盟保留了许多人类发展中最初的社会形态,在“部落”群居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距离最近,人与自然最为和谐,人们敬畏自然、相处和谐、简单快乐。

  让时光变慢,把距离拉近,西盟县城每个细节都建得很走心:入夜,灯光都是暖色调,没有五彩的霓虹灯,路灯的高度、亮度都经过精心调整,人的眼睛不会被灯光刺眼;商铺也没有太大的店招,没有闪烁的灯光;白天,眼前所见全是源于自然的城市色彩、来自生活的文化元素,主街道改造成了生态水街景观慢行区,在草地绿树间,隐藏着一个个“小木鼓”形状的音响,每天播放轻音乐、民族音乐……一种朦胧的美让人在城里就和大自然之中一样。

  从提升生活气息和宜居程度入手,西盟县提出了“为民建城、与民共享”的城市建设理念,以人为本着力打造幸福城镇。去年以来,全县还投入1.7亿元资金,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管线入地、人行道透水砖改造、城市绿化提升改造、城市路灯系统完善……小城市的生活舒适性毫不逊色。“这里生活越来越便利,但城市的文化一直未变,慢生活不是懒,大家都在过着自己的日子,做自己的事情,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10年前搬到西盟居住临街商户王春红一家见证了西盟县城从一座普通小城到特色精品城市的蜕变。

  记者 沈浩/文 李奕澄/图

责任编辑:赵黎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