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普洱频道 >>  要闻 >>  正文
绿色发展之路渐入佳境
发布时间:2018年08月17日 15:47:28  来源: 云南日报
分享至:

  普洱市立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文明总体布局,积极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通过绿色发展制度、生态移民工程、生态产业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进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绿色发展之路渐入佳境

  美丽的生态茶园

  本报记者 马喆 文/图

  创新体制机制 推行“绿色新政”

  “普洱市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在无经验可借鉴、无样板可学习的情况下,我们牢牢把握‘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探索路子’的宗旨,形成了一系列普洱原创、普洱首创的做法和经验。可以这样说,现在所有的发展都是以绿色发展的标准来衡量的。”谈到绿色发展,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领导小组刀继民副主任这样对记者总结道。

  2013年,普洱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首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来,先后制定了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我省出台支持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27条政策,建立起38个省级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而在普洱市,市县两级协调推进机构——绿色经济办也由此建立。“从顶层设计、评价考核、政策激励等方面,用好用活国家和省的支持政策,努力形成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刀继民告诉我们。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该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绿色考核,制定绿色经济考评体系和考评办法,由绿色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与生态效率、工作开展与评价四部分构成的29个二级指标,并将其纳入县(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出台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决定和行动方案,全面实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完成我省首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践“绿色检察”。探索绿色金融,建立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评估制度,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组建绿色经济融资担保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支总规模50亿元的绿色经济发展基金。

  普洱市出台31项茶叶、咖啡、生物药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绿色评价标准。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出台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等名茶名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标准,确保每一片古茶林都有身份证、有履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为有效保护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还通过人大立法禁止开采埋藏在景迈山下储量达22亿吨的铁矿,摒弃了长江以南最大的铁矿资源和经济短期迅速发展的GDP诱惑,实实在在用制度确保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永续发展。

  立足资源禀赋 打造特色产业

  绿色是普洱的最大特色,生态是普洱最宝贵的财富。在推进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全市坚持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一齐守、两个成果一起要,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推进绿色农业、绿色工业等八大类67项试验示范工程,推动存量经济绿色化改造、增量经济绿色化构建,努力构建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绿色经济为主流、绿色产业为主体、绿色企业为主力的绿色发展新格局。

  茶叶、咖啡、生物药、高原特色农产品是普洱市绿色农业发展的重心,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有机化的发展路子,抓标准、抓品牌、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普洱雅咪红公司是普洱众多茶企中的一家,该公司大力种植有机茶叶,万亩茶叶基地中8848亩达到了有机茶园标准,更有2400亩获得了中国、欧盟、美国、日本有机认证。有机茶出口利润是常规茶的10倍。随着公司40%的茶叶出口欧洲市场,茶农收入也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

  生态茶园改造,是普洱市农业发展中的一个创新,通过采取每亩台地茶留养160株茶树,模仿景迈山人工栽培型古茶园野生树种品种,在台地茶园里每亩套种8~10株覆荫树,仿照实施生态茶园改造。目前,三年全改造、两年全覆盖的生态茶园改造任务全面完成,进而引领了生态咖啡园、生态生物药园发展以及有机茶园改造方向,引领绿色农业高端化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茶园165万亩、咖啡79万亩、生物药38万亩,30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达30.4%,居全省首位,获得有机认证证书165张。

  普洱山区面积占98.3%,全市清楚地认识到,向山要产业、要生态、要效益,才能持续发展。“我们大力推广上面核桃、坚果,中间茶叶、咖啡,下面白芨、黄精、食用菌的立体生态种植模式,推动林业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随着有机铁皮石斛、滇重楼、滇黄精等林下生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林下经济收入占到农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实现了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目标。”刀继民说。

  去年,全市实现绿色GDP588.29亿元,占GDP比重达94%;绿色产业增加值246.1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39.2%;绿色产业信贷余额576.67亿元,占全市信贷余额的比重达84.3%。农民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绿色产业,绿色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和财政税收的比例分别达到50%以上。绿色经济成为富民强市的有力支撑,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划定保护红线 建设生态家园

  绿色,是普洱人生活里永恒的主题。26个民族、14个世居民族在此繁衍生息。为了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普洱市通过明确功能定位和区域划分,划定生态红线,实施15万人的生态移民工程,以及水生态文明试点、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湿地修复等生态保护工程,努力呵护着这里的山山水水。

  2013年,普洱市正式启动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将30万贫困人口从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搬迁出来,以期实现既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又改善贫困人口生存条件的双赢目的。生态移民工程明确划分了7个移民范围: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公益林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灾害区、脱贫致富困难地区和保护生态改善民生需搬迁地区。仅2012年试点和2013年正式实施两年间,全市实施36个生态移民工程,安置8034人,探索出了一条实施生态移民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同时为环境保护让路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有了良好的环境,还要有良好的发展。普洱在抓住气候优势,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围绕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生态体验、健康养生、康体运动等主题,积极打造集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普洱国家公园、西盟勐梭龙潭、北回归线标志园成功创建4A级景区,普洱开元梅子湖度假酒店、佤山秘境精品酒店、景迈山柏联精品酒店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休闲度假养生产品既赢得了市场,又赢得了口碑。

  严格产业审核 发展清洁能源

  “有了良好的环境,还要保护好、爱护好。严格审核产业发展是否与我们的发展理念吻合,是我们的职责。”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秉承这一理念,普洱市着力打造以水电为主,风能、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一大批水电站投产发电,建成风电场2座、光伏发电站1座,全市电力装机规模922.24万千瓦,是“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基地。2017年全市清洁能源总产值达到86.01亿元,境内的华能糯扎渡水电站是世界第七大水电站,有“花园式电站”美称。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消耗418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850万吨。为保护周边生态,糯扎渡电站投入数亿元建设了野生动物拯救站、珍稀鱼类增殖流放站和珍稀植物园“两站一园”。

  通过整治,全市农药使用量下降40.5%、秸秆综合利用率87.1%、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率达83%,完成66户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淘汰7条水泥生产线143万吨落后产能,整合关闭6对、转型升级11户煤矿,11家制糖企业、10家制胶企业、5家水泥企业完成减排改造,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责任制考核连续三年优秀。

  记者看到,普洱绿色发展之路已渐入佳境,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持续向好,生态环境更加美丽。如今,全市已建成自然保护区14个、国家森林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0.1%,保存的物种接近全国的1/3,黑冠长臂猿数量占全国2/3以上,野生亚洲象从2010年的34头增至目前的104头。全市森林面积304.8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2.8亿立方米,位居云南省第一;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保持在100%,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占比达97.26%。

责任编辑:毛雪勰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