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5月的最后一天,连续下了5天的雨,终于放晴了!
晚间时分,村里的两个小伙伴来找我们驻村队员串门。因为当地百姓吃饭早,估计大家都有点饿了,工作队员老骆便想尽一下“地主之谊”,自己下点面条招待大家。
老骆去到厨房,刚一打开门廊的节能灯,就发现不知从哪里来的飞蚂蚁三三两两陆续飞来,感觉比平时多。不一会儿,伴随着震耳的“引擎”声,成千上万的蚂蚁大军蜂拥而至。瞬间整个门廊的灯具、墙壁四周和半空中就到处是飞蚂蚁,人一靠近很快就被“包围”,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于是,一场战斗“不宣而战”。
一开始,大家通过扫把赶,用脸盆装水等方式来清除蚂蚁,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哪里有光亮,蚂蚁就飞往哪里聚集。来串门的两个小伙伴儿看到如此多的蚂蚁,就想到要“犒劳”一下家里的鹩哥,把这些自己送上门的“食物”收集起来。于是冒着“枪林弹雨”,用扫把扫、用撮箕撮。过了没多会,就有点受不了,最终败下阵来。几场“大战”下来,我们只能暂时把门廊的节能灯关了来缓解。
怎么办?几个大活人,难道还能让虫子给“收拾”了?
最终,两个小伙伴想出了利用灯光诱捕的办法,就是用一个原来装米的口袋,把手机电筒功能打开,然后把手机丢进口袋,再用筷子将口袋口撑开,让飞蚂蚁“自投罗网”,别说,效果还真不错!没多大功夫,就收得两斤多蚂蚁!随后我们就随它们任意飞,等它们飞累了掉下来,又再集中起来清理。 从蚂蚁来,到落完,整个过程将近持续了近两个小时。
小伴们说很少见到过这种规模的 “蚂蚁大军”,当地有种说法:飞蚂蚁一出,就是“雨水通”的征兆。翻看朋友圈我们所在镇的文玉村也出现了大规模的飞蚂蚁,“战友”们也收集了很多。现在正值民房建设的关键时期,雨水过早来临对工期影响很大。
我们都在默默期盼着,雨水到来之前老百姓都能住上安全稳固的住房,因为这是“两不愁”、“三保障”的一项保障,也是我们驻村工作队员的工作重点,更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重点所在。线条分割线
作者 杨智刚(普洱市景东县住建局派驻景东县大朝山东镇大村村扶贫工作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