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频道/ 要闻
普洱镇沅县创新畜牧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2018-05-25 14:57:15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郭丽 通讯员 王兆葵 张耀辉)普洱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着力抓产业增收,发挥产业扶贫关键作用,通过实施“5+1”产业扶贫项目,实现养殖大户、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合作,有力地促进了镇沅县畜牧业生产发展。

 据悉,镇沅县畜牧业总产值已达8.75亿元,对一产业的贡献率为27.8%。生猪、家禽存出栏呈双增态势,年末生猪、家禽存栏分别为33.82万头、138.95万只,同比增长53%和0.3%;肥猪、家禽出栏分别为33.14万头、165.18万只,同比增长26.2%和8.0%。

 当地畜禽品种、饲草饲料资源丰富,不但“云南六大名鸡”之一的瓢鸡名扬在外,而且生猪养殖历史悠久。近年来,镇沅县委、政府把调优畜牧业结构作为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关键措施来抓。一方面,把生猪养殖作为扶持全县建档立卡户的重点产业之一,以镇沅农康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镇沅顺发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建成年培育商品仔猪25000头的培育基地1个、年出栏4000头以上的育肥基地11个、年出栏商品猪750头的托养场25个。遵照“万户共荣、合作共赢”的养猪联盟发展理念,推行“党支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农户”,通过建设标准化集中饲养示范点、农户代养、农户散养三种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增加了贫困户收入。

 2017年,以上两个企业出栏肥猪10670头,产值1277万元,带动全县养殖户8324户,入股的760户建档立卡户户均分到红利4000元以上。2018年4月,农康公司牵线正邦集团落户镇沅,年产24万吨饲料加工厂项目开工建设,镇沅县人民政府与正邦集团正式签约“200万头生猪产业链”战略合作协议,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养猪行业中,当起“养猪专业户”,帮助农民实现本土创业,留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推动农村空心化问题的解决。

 镇沅县着力发展瓢鸡产业。瓢鸡是镇沅的特色家禽品种,多年来,瓢鸡在保种的基础上,以镇沅云岭广大瓢鸡原种保种有限公司为龙头,以“政府+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建设了恩乐镇民江村三岔组畜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瓢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瓢鸡养殖大户,开展科研、宣传、包装工作,充分挖掘瓢鸡产业文化亮点、产品特点,促进瓢鸡品牌建设。到2017年止,镇沅县共建设瓢鸡养殖基地8个、养殖合作社44个,带动15860户农户养殖瓢鸡,当年出栏120.84万羽。瓢鸡保种提纯有了大的突破,受精率达90%、孵化率93%、纯度86.5%。

 在抓好特色畜牧业发展的同时,镇沅县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一方面,以规范生猪养殖为重点,加大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力度,以企业建设大型沼气池等方式,进行粪污无害化处理,促进生态循环养殖,带领广大农户实现生猪产业规模、品质、效益三个提升;另一方面,制定《高原特色农产品—镇沅瓢鸡》地方标准,规范瓢鸡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和技术规范,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推广瓢鸡林下全生态养殖。据普洱市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污染治理情况显示,镇沅县域内生猪、家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能够满足规模需求,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5%以上。

 如今在镇沅县,生猪规模化养殖、瓢鸡林禽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已渐成气候,逐渐改变着农户传统散种、散养、打短工的经济来源方式,促进了贫困乡村呈现出人气旺、产业兴的好景象。同时拉动了生猪、瓢鸡产业的提质增效,为镇沅县实现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作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 党一郡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