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日报讯 我市采取措施,推动全市“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的落实落地。
丰富线上资源,解决“谁来游”的问题。围绕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将普洱符合条件的城市名片、景区名片、直播、导游、旅行社、酒店、餐饮、车辆、商品等资料全部上线,让游客在“游云南”上就能充分体验普洱游前、游中、游后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在丰富景区资讯基础上,填补慢直播空白,充分展现普洱最典型、最优质、最独特的旅游资源,用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充实市场、扩大影响。
完善线下产品,解决“游什么”的问题。打造精品景区,在旅游景区、旅游小镇、旅游特色村建设上做文章,串起普洱旅游“珍珠链”。突出景区景观的精致化,把景区建筑的每个细节都把控处理到位,让所有景观都体现出普洱的独特魅力;依据自身历史人文特色,挖掘文化、“活化”景区。围绕市场定位和地区特点,制定差异化发展战略,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营销、开拓旅游市场、提升整体形象。发展乡村旅游,把全域旅游与发展乡村旅游相结合,挖掘民族文化,发展特色商品,形成系统产业链。在风俗条件较好地区建立美食区,延伸食品加工产业链,开发更多携带方便的速食商品,丰富游客选择。将特色节日与旅游产业相结合,让游客体验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完善公共服务,解决“开心游”的问题。加快县(区)间主线公路建设,逐步完善主干道到景区景点间的路网体系,提高出行便利度。尽快完善道路沿线的指示路牌等基础设施,方便自驾游游客出行。以4条精品自驾旅游线路沿线为重点,排查4G网络覆盖盲点,尽快提升网络质量。加快旅游景区、交通沿线、旅游城市(镇)、加油站、客运站内旅游厕所和智慧厕所建设,推进城乡公厕的改造提升。加快全市公共厕所信息的排查上报,确保厕所信息全覆盖。在对旅游景区、重点县(区)、村镇、客运站停车场改造提升和智慧停车场建设的基础上,以商贸中心、美食广场、酒店客栈等人员密集区域为重点,采取道路沿线管控、临时停车等举措,科学疏导车流,增加停车面积,确保有效缓解游客增多带来的“停车难”问题。
完善市场管理,解决好“再来游”的问题。在完成首批诚信指数评价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完善指数评价覆盖,不断强化评价的动态管理,确保发生问题后及时发现、上报、处理和反馈。按照分类分级处理原则,加强部门联动,切实做好游客投诉处置工作。
来源: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