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通过在乡(镇)探索建立20个青年人才党支部,做好农村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为农村党建增添新活力,实现青年人才素质提升。
青年人才党支部成为乡土人才的“聚宝盆”。创建青年人才党支部从优先配强“领头雁”、配齐“先锋官”入手,确保党支部工作有人抓、人才培养有人管。从35岁以下的村组后备干部、优秀青年、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为重点,建立650人的青年人才库。同时,通过严把选人“关口”,对农村青年人才库成员进行全覆盖摸底排查,通过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党员推荐、个人自荐、党委考察的“四荐一考察”方式,将思想好、能致富、敢带头的优秀青年党员打破村组区域限制,把组织关系转入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由乡(镇)党委直接教育管理培养,打通了发展党员的“绿色通道”。
青年人才党支部成为乡土人才的“培养皿”。党支部为青年人才“量体裁衣”,按照乡(镇)党委统筹、支部推进、村党组织参与的协同跟踪管理模式,制定了乡、村两级立体培训计划,引导青年党员带头创业。通过积极安排青年人才党员认领政策法规宣传、致富示范引领、矛盾纠纷调解、党务村务监督等责任岗位,开展“承诺亮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开展活动中历练和考核青年人才党员。青年人才党支部积极争取发展项目,大力实施贫困青年党员创业扶助模式。
青年人才党支部成为村组干部的“传送带”。党支部每年适时组织召开座谈会和专题调研,及时了解掌握农村青年党员的思想动态、现实表现。对表现优秀、群众公认的,向乡(镇)党委推荐,纳入村级组织后备干部培养管理,及时向村“两委”班子输送。青年人才党支部设立青年示范岗161个,开展11类600余人的青年党员设岗定责。通过定期组织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党员进村入户”等活动,让青年党员到村组试岗锻炼。
(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