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家住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勐马镇双相村竜乐村民小组的毕少忠踩着唰唰作响的橡胶落叶,赶着羊群往自家胶地进发。毕少忠探索出一套在天然橡胶林下进行本地黑山羊养殖的经验做法,每年的养羊收入近10万元。乡亲们都亲切地称毕少忠为“新时代的羊倌老毕”,毕少忠笑着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养羊“养”出来的幸福感。
毕少忠家里有天然橡胶800株,但近年来橡胶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收入大幅减少。单一的产业结构,单一的收入来源,成了毕少忠在致富路上的“拦路虎”。穷则思变。2014年,在县畜牧局兽医站和村组干部的帮助下,结合自家原有产业实际,他充分利用农余时间积极学习养羊技术,练好养羊的“基本功”。
2015年初,毕少忠在完成学习后,将自家的800株天然橡胶承包了出去,用家里的九成积蓄购得第一批羊30只,开始了他的天然橡胶林下养殖之路。经过三年多的发展,毕少忠的羊群已从最初的30只发展壮大为现在的180只,这还不算每月不间断散售的成羊。2018年春节前一个月,毕少忠的成羊销量高达40只,平均每只羊的均价在1000元左右,节前一个月时间,毕少忠就增收4万余元,每年的养羊收入近10万元。他给自己一家老小添置了新衣,置办了新家具和年货,同时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扩大养殖,真正尝到了发展林下养羊产业的甜头。在毕少忠的带动下,村里的李春安等10余户村民也发展起了林下养殖产业,天然橡胶和养羊带来的双份收入鼓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底气”,更让村民走出了产业单一、收入来源单一的“困局”,让村民们有了钱袋子鼓起来的真切获得感。
实习记者 陶平 文/图 (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