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村与外界的联系被一条河阻隔,说起过往的艰辛,快70岁的罗如成感慨地说:“年轻的时候,背儿子过河读书;人老了,还要背孙子过河读书。”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威远镇永安村,距离威远镇28公里,全村有16个村民小组,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出行难、饮水难、上学难等一直制约着这里的发展。
永安村的驻村干部郑杰说,以前村民们用四根竹子在河面上搭起简易的竹桥,每逢雨季来临,河水暴涨,交通便陷入瘫痪。村民出行、生活都极为不便,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河道两岸的村民想过河时,只能“望河兴叹”,村民修桥的愿望非常迫切。
为解决永安村群众的出行难题,加快当地群众的脱贫增收步伐,郑杰请来了专业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初步预计建一座跨度为8米的混凝土钢架桥。郑杰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民们自愿筹集资金6万元。
郑杰与镇政府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市级和县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筹集到了资金,买来水泥、沙石料,雇来挖掘机、铲车,村民们都自发行动起来,搬石头的搬石头,挑砂浆的挑砂浆,一派紧张忙碌的景象。经过四个多月的努力,大桥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
这座桥不仅提高了桥面与水位的距离,而且将路直接与通往县城的主干道连接上了。“有了这座新桥,大家再也不怕涨水了,出门方便了,过河也更安全了,以后生活会更好。”村民李贵德指着新修建的便民桥高兴地说。
“为了这座桥,父亲盼了一辈子,我盼了一辈子,儿子盼了半辈子,现在是孙子在盼,做梦都没想到自己还能亲眼看见这一座桥啊,真心感谢政府和关心帮助我们的人”,永安大桥落成典礼上罗如成紧紧握住郑杰的手,眼含着热泪地说。
永安大桥的建成受到了村民的广泛称赞,这不仅是座民心桥,更是座幸福桥。
记者 苏燕 通讯员 杨珺涵 (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