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记者 郭丽)“江城县产业发展首要解决富民问题,发展一产,二产配套跟上,三产跟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在普洱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江城县县委书记邱明就江城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是说。
江城县与越南、老挝两国接壤,为云南唯一与两个国家接壤的县,有着“鸡鸣三国”的特殊旅游价值,景观十分丰富。尽管如此,江城仍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乡(镇)3个,贫困村42个(已脱贫1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8227人,其中,未脱贫18832人。江城县始终坚持民生是第一使命不动摇,用“小财政办大民生”,扎扎实实解民忧、惠民生,各族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
邱明认为,江城要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按照‘发展靠产业,产业靠项目,项目靠招商’的思路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步伐,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集生态、经济,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赶追跨越发展。
说起三产如何融合发展,邱明以沃柑种植为例,以江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结合“三产融合”发展,通过打造现代沃柑生态庄园,为江城打开沃柑种植、产业发展、旅游观光的新型模式,为江城县经济发展、边疆民族增收致富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企业的引进盘活了农村荒山荒地的土地资源,老百姓从土地流转中得到了很大实惠,从而以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的发展,吸纳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带动群众发展脱贫致富。”邱明介绍,自2014年至今,江城县引进的中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澳农科)澳洲坚果种植面积已由过去的3万余亩增加到目前20余万亩。为让坚果产业真正惠及山区群众,江城县紧紧围绕产业“龙头”做文章,依托江城中澳农科,采取“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通过赠送种苗、科技帮扶、回购果实等形式把分散的澳洲坚果种植农户有机地连接起来。(公司江城嘎勒基地向3000多户农户共赠苗3万多株,带动农户种植5000亩,牛圈房基地采用农户以土地入股,公司以资金和技术入股,实现利益共享),同时,公司还免费向广大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培训,聘用当地农户作为基地种植工人,推动江城生态经济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