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和市场需求,打造“四大绿色产业基地”,并显现成效。
打造特色生物产业基地。坚持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为重点,坚定不移地走绿色生态有机的发展路子。建成生态茶园164万亩,30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建成生态咖啡园45万亩、生物药36.04万亩。茶叶、咖啡、生物药综合产值分别达到203.41亿元、20.38亿元、43.17亿元。普洱成为全球普洱茶最大基地,全国咖啡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中国咖啡之都”。
打造清洁能源基地。坚持以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为导向,稳步开发水电资源,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全市以水电为主的电力装机规模达918.5万千瓦,成为“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基地。清洁能源总产值达到86.01亿元,清洁能源产业增加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税收占全市税收总收入的25%。
打造现代林产业基地。坚持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化为龙头,林浆纸纤、林板为两翼,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特色经济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观赏苗木和森林生态旅游为补充,构建林业生态、产业、文化体系和森林城镇体系。全市森林面积达304.8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68.83%,林下经济经营利用面积490万亩,实现林业总产值211.6亿元。
打造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实施全域旅游战略,积极发展“旅游+”,推动生态资源与休闲度假产业融合发展,围绕普洱茶文化、民族文化、边地文化、生态体验、健康养生、康体运动等主题,努力建设集文化旅游、养生养老为一体的国际性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成功创建普洱国家公园、西盟勐梭龙潭、北回归线标志园4A级景区。天士力帝泊洱生物茶谷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据绿色经济考评,全市四大绿色产业增加值达到253.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44.57%,绿色产业收入占农民收入和财政税收的比例分别达到50%以上。
普洱日报通讯员 李玉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