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 热点新闻
普洱:阿佤文化后继有人
2018-01-11 14:04:54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大家好,我是佤族黑珍珠杨娜,我来自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的诞生地云南普洱西盟佤族自治县。”2017年10月18日上午,党的十九大开幕前,人民大会堂一楼中央大厅北侧,党代会首次设立的“党代表通道”举行第一场采访活动,杨娜第二组第2个出场。

“我从事民族文化工作14年,走遍了佤山的村村寨寨,就是想把最古老、最原生态的佤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我参与创作的中国佤族原生态歌舞在2014年走进国家大剧院,并在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演出,深受观众朋友的喜爱。现在我正在参与创作一首以云南西盟县‘再唱新歌感党恩’为主题的新歌,表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族人民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发生的变化,特别是佤族的生活生产变化,也想让全国各族人民一起分享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大会闭幕回到西盟,杨娜有了新想法,她计划对村民进行民族歌舞的培训,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让乡亲们通过多种方式、载歌载舞奔向小康。

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佤族传统文化,使古老的民族文化焕发生机,这是杨娜和西盟人民共同的心愿。

“阿佤文化传承班”是西盟的一大亮点。

2006年,第一届阿佤文化传承班开办,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在课余时间到西盟县歌舞团接受佤族民间艺人的授课。2009年,为了更规范和可持续发展,文化传承班纳入职业高中教育,学制两年,每年招收30名左右热爱佤文化的学生,系统地进行佤文化传承教学。

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佤族占总人口数的72%。至今,西盟民族文化仍然保留着原始、古朴、神奇的色彩。传承班立足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开设“传承课”和“文化基础课”,学校专门聘请少数民族优秀民间艺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学生授课,使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传统歌舞、乐器、手工艺制作,熟悉少数民族民间传说、民俗,并通过文化基础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民族文化传承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传承班的老师介绍,办班的目的就是更好地传承、发扬佤族传统文化,对所有学生费用全免。学生不但学习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还学习旅游等相关知识。毕业后,有的进入县民族文化工作队,有的回乡成为了当地的文艺骨干、文化带头人。每年县里的木鼓节、新米节歌舞展演和各个村寨之间的歌舞比赛,都有学校的毕业生参与。

云南日报 记者 李汉勇

责任编辑: 朱清然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